仙后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2:舞名。三幕假面歌劇。菩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作曲西佗(Ezekiah Settle)編劇首演于1692年4月倫敦朵塞園劇院(Dorset Gardens)。故事取材自莎翁(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595)中非劇情主線的情節許多角色是外加的。本出歌劇是普賽爾企望極高的作品里面有抒情調、合唱曲、戲劇對白與舞蹈等從編作方面來看它更符合戲劇表演的原則比較強調面具劇的娛樂效果。普賽爾是一位無師承、亦無后繼者的音樂大師在英國前韓德爾時期是位獨行俠當時的英國樂壇并不喜好真正的歌劇由于他將意大利歌劇藝術與多樣的英國器樂結合使得他的作品益顯彌足珍貴;更有價值的是他為劇場所寫的某些短篇音樂都是可獨立分割的。《仙后》是支很自由的改作精細的劇情變化需要有極復雜的完整舞臺設備才能有完美的舞臺效果呈現。古典形式被改塑成具個人特質的新風格結尾的夏康舞曲(Chaconne)洗練優雅變化極富韓德爾樂派效果;大膽的創作技巧大量使用個人式的基礎低音以古老神圣的復音轉調創造出陰沉顏色的音樂特色。敘述式的片段如「猴子舞」與「聽啊!回音歌調!」等特殊的當代效果極為成功;尤其輝煌的旋律照亮全曲更是值得稱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