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申不害戰國時期鄭國人。鄭亡于韓申不害以學術獲韓昭侯重用為相十五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終申子之生國治兵強諸侯不敢侵伐。 申不害相韓所采政策首先是運用法術使國君集權并采嚴刑峻法加重鎮壓。〔史記〕載:「韓任申子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增加肉刑人辟有鑿顛、抽脅、鑊亨之刑。」經由行政立法使官吏守法聽命于國君。其次是不敢稱霸采取自保的外交政策。 申不害主張臣有為而君無為說:「因者君之術為者臣之道;為則擾矣因則靜矣。……故曰:君道無知無為而賢于有知有為則得之矣。」所謂臣有為乃是依法而為而臣所依之法則為國君所立。 〔史記〕載:「申子之學本于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惰書.經籍志〕著錄商君書時提到梁有〔申子〕三巷韓相申不害撰。〔舊唐書〕、〔新唐書〕志中均著錄「申子三卷申不害撰」。一直到宋人李昉編的〔太平御覽〕中尚列有此書;今〔申子〕書已不傳。 從現有的〔群書治要〕所節錄的〔申子〕佚文中可略知申不害思想之大略。 1.治要:為政之道首要在于「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這是說國君不要事必躬親只要處理一些基本事務即可。2.正名:其次正名「為人臣者操契以責其名。名者天地之綱圣人之符。……名自正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自名而正之隨事而定之也……是以圣人貫名之正也。主處其大臣處其細;以其名斷之以其名視之以其名命之。」這種正名定分的思想是法家為政的重要主張。3.明法:而欲為治必須明法故說:「圣君任法不任智任數不任說。……置法而不變使民安樂其法也。」又說:「君必有明法正義若懸權衡以稱輕重所以一群臣也。」這是法家一貫的基本主張。4.無為:太史公謂其精深于道德申子所言可為明證如說:「鏡設精無為而善惡自備;衡設平無為而輕重自得。」又說:「凡因之道身與公無事。」所以「無事而天下自極也」。5.重農:法家要富國疆兵故特重農戰;發展為重農思想商靶變法即曾采用。申不害主張運用「法」的「術」來維護國君的統治權而正名、明法、無為、重農等都是國君集權時所必須的手段。
申不害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韓人。相韓昭侯十五年國治兵強終其身無有侵韓者。其學本于黃老而主刑名與慎到、韓非同為法家代表人物。著有〈申子〉二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