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國子監簡稱國學。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源于國子學西晉武帝咸寧4年(公元278年)始設為與太學并立的另一大學。北齊改稱國子寺。陪文帝時以國子寺轄國子、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隋楊帝大業3年(公元607年)改國子寺稱國子監始為教育管理機構。唐武德初曰國子學隸太常寺。貞觀2年(公元628年)復稱國子監轄國子、太學、廣文館、四門、律、書、算七學。宋代凡學皆隸國子監。元代設國子監和蒙古國子監分轄國子學與蒙古國子學。明、清國子監兼具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的性質。明代國子監分南北二監一在南京建于洪武15年(1382)稱南京國子監;一在北京建于永樂元年(1403)稱北京國子監。清代國子監于順治元年(1644)設在北京沿襲明制置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六堂。光緒32年(1906)設學部國子監遂廢。今北京內城東北安定門有國子監遺址建于元至元24年(1287)內有彝倫堂、辟雍亭;東西兩廂為率性、誠心等六堂陳列〔十三經〕石碑198座六堂北首為繩愆廳、博士廳及敬一亭。今為北京首都圖書館所在地。
國子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隋朝以來全國最高的教育行政部門。舊時全國最高的學府。下設各類學科如國子學、算學、書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