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盧原英了《舞劇與古典舞蹈》1985、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2:舞蹈類型名。Ballet一詞起源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Florence)。意指含有戲劇內容的舞蹈。Ballet為Balletto的復數意大利語Balletto即「舞蹈」之意〔見巴利托(Balletto)〕原意并無戲劇之含意十四、十五世紀間盛行于米蘭與翡冷翠等地區的權貴之間是屬娛樂性之社交舞又稱為「Balletto」直至十六世紀初佛羅倫斯的凱薩琳.梅迪西(Catherine de Medicis)公主自意大利嫁到法國成為華洛斯(Valois)王朝、法王亨利二世的皇后時她將各種意大利藝術帶進法國宮廷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意大利貴族、富賈最喜愛的余興節目 ── 芭蕾(Ballet)此時期芭蕾尚未有明顯的戲劇情節只是一種結合音樂、舞蹈、詩歌、默劇、雜耍、鬧劇……于一堂的綜合性節目在政治上卻具有突顯法國宮廷財勢與國威的目的以集錦的方式將各種娛樂性節目匯集在一起然后冠于一個具有政治意涵的標題旨在討好皇家與貴族而且參演人員也是以皇親貴族和仕紳名流為主。凱薩琳皇后的曾孫法王路易十四(1638-1715)是最熱衷此道的國王他在舞蹈中所扮演的角色永遠是解救眾人的「太陽神阿波羅」此間深深影射「君權神授」的專制思想。第一出含有劇情的芭蕾舞劇是1581年10月15日所推出的《皇后喜舞劇》(Ballet Comique de la Reine)首演于羅浮宮波本廳中。為慶賀法王亨利三世(Henri Ⅲ)的表兄喬耶斯公爵(Duc de Joyeuse)與皇后露易絲(Louise)的妹妹瑪格麗特(Marguerite de Lorraine)的婚盟而制作。由當時皇太后凱薩琳.梅迪西委任來自意大利的鮑喬尤(Balthasar de Beaujoyeux 15??-1587)編作以希臘神話《西爾瑟》(Cirece)為主題它成為芭蕾舞劇之濫觴。此后一出比一出輝煌的芭蕾舞劇相繼出爐。今日「Ballet」一詞被通用于所有的戲劇性舞蹈以美國現代舞名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為例她就經常稱自己的舞作為Ball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