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小康是〔禮記.禮運篇〕孔子繼「大同」之后所說的一段話文字是:「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jì)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shè)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jǐn)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若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zhí)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惯@段話中最重要的是在大道消失之后「天下為家」恰好和「天下為公」相反?!柑煜聻榧摇故前烟煜庐?dāng)作「一家之物」于是「公」變成為「私」。一個帝王把天下或國家當(dāng)作自己私有的于是帝位禪讓變成帝位世襲。一方面使不肖的子孫為帝王自然不會把國家治理好一方面「廢」公而「重」私所以有了「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的事實等而下之各人為了滿足私欲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強壯的努力爭奪弱小的就為魚肉這是從夏禹開始再經(jīng)過商周而成為定制。于是所謂「大人」不得不修明禮義制定倫理等制度這些制度看起來好像也是很好的作為其實頂多只能算是「小康」而已。 歷來儒者以為孔子倡明禮義就認(rèn)定禮義為治國的原則未曾想到在孔子的時候天下為家(為私)已經(jīng)實行了一千余年事實上已經(jīng)不可能再回到「天下為公」的時代去孔子不得已才因應(yīng)時勢而講禮義;若照孔子真正的思想在大同世界中根本就不需要講這些這一點是很值得后人注意的地方。再對照看老子反對禮義的說法可以了解孔子真正的意向。
小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形容略有資產(chǎn)而足以自給的經(jīng)濟(jì)狀況。 【造句】小康家庭 2:國家社會逐漸安定人民生活安樂但尚未達(dá)到天下太平的階段。語出《禮記.禮運》。 【造句】今天國家有這種小康的局面應(yīng)感謝先民辛勤的貢獻(xiàn)。
小康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國家社會漸告安定人民生活安樂但尚未達(dá)到天下太平的大同階段稱為「小康」。語出《禮記.禮運》:「如有不由此者在執(zhí)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剐稳萋杂匈Y產(chǎn)而足以自給的家境?!度辶滞馐罚谝晃寤亍罚骸赶壬眠@『銀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