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公」字照〔說文〕的解釋是「平分」的意思即是主觀上沒有多與少或厚與薄的差別;含有社會成分表現在處理一個人至少和另一個人有關時人人平等各得其所當得。引申說便是不可為一個人獨占。相對的一人獨占便成了「私」失去平分的「公平」會引起另一個人「不平」。〔禮記禮運〕開始便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指國家國家屬于全國人民所有也就是「主權在民」不能被一個人或少數人占有特別是指統治者而言。 「至公」二字初見于〔呂氏春秋.去私篇〕:「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是說舜把帝位禪讓給禹而未傳子是「公而無私」的最高境界;也是〔禮運〕中所說的「天下為公。」同書的〔貴公篇〕也有一句話說「老聃則至公矣。」因為老子也是主張公而無私的如其所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劉向所著〔說苑〕第十四卷即以「至公」為題。開卷說:「書曰:『不偏不黨王道蕩蕩。』言至公也。」接著說:堯為帝而有天下將帝位傳給舜而不傳子孔子也贊美說:「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因為〔中庸〕也有天無私覆日月光照普及天下的話。劉向說堯是「人君之至公」。至于人臣(為官者)之公表現在致力于公務不營私家(治私產)不求貨利(私自經營工商業);依法處理人民事件時不袒護親戚;為公務舉薦人才時不遺漏仇人;忠心任事以仁心惠及人民擴展恕道不結黨營私。接著說:「公生明偏生暗端愨(音ㄑㄩㄝˋ意為誠實)生達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此六者君子之所慎也禹桀之所分也。」 劉向并引一個熟知的成語「楚弓楚得」說楚恭王打獵時把弓丟了從人要去尋回楚王說:楚人丟了弓由楚人拾去何必尋找(意為利益還是由本國人得到)。這已免去了「一己之私」有了「公意」可是孔子聽說后卻覺得楚王的「公意」還是不夠大若說:「人丟了弓由人拾去」「公意」豈不更大?劉向認為孔子的觀點才能算是「至公」。并在同卷后文中說「孔子行說非欲私身運德于一城將欲舒之于天下而建之于群生。」正是存心「至公」。
至公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極為公正毫無偏私。 【造句】至公無私
至公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極為公平毫無偏私。《管子.形勢解》:「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人雖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文選.劉琨.勸進表》:「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狹巢由抗矯之節以社稷為務不以小行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