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紙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將動物的表皮經過處理后制成書寫的材料若采用的是羊皮稱為羊皮紙(Parchment)若使用的是小牛皮則稱為皮紙(Vellum)。 羊皮紙用的是綿羊或山羊的皮革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將羊皮浸在鹼水中數小時然后用尖銳的小刀刮去皮上的羊毛和脂肪趁著皮還濕著將其伸展開用釘子釘在木制的架上或地上等皮乾后用輕石或其他磨磋物磨擦皮面并涂白垔粉使其呈白色而后修剪成小張便成為羊皮紙。書寫時是用鵝毛或火雞羽毛制成的翎筆蘸墨汁寫。 據說羊皮紙是公元前2世紀時羅馬人發明的當時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一方面為了害怕位于帕加馬(Pergamum)的圖書館勝過亞歷山大圖書館(Alexandrian Library)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紙草紙的價格下令禁運紙草紙至羅馬羅馬人受此刺激同時亦感到原先使用的蠟板和紙草紙都不夠精美遂發展出以羊、牛皮做為書寫的材料。其后羊皮紙的制作技術逐漸改進至公元3世紀時已取代紙草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這一時期用羊皮紙書寫的手稿存留不多其中死海古卷是從基督時代流傳至今。 雖然小牛皮的質地結實表面光滑是一種理想的書寫材料但是山羊皮和綿羊皮資源豐富大小適宜因此人們偏愛使用羊皮紙另外還有一種白皮紙(Virgin Parchment)是用未出生動物的皮做成的白皮紙質地堅硬沒有毛孔11世紀時廣泛用來書寫手稿但是因為受到反對很快的禁止使用。早期的羊皮紙品質都很優良后來由于需求增加許多次級品充斥市場到12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曾產生一種奢華的形式即將羊皮紙染成濃紫色在其上用銀或金色寫字圣哲羅姆(St. Jerome)將其貶為無用的奢侈行為后來紫染羊皮紙被摒棄不用但使用金、銀等色彩裝飾羊皮紙稿的做法在整個中世紀都極為盛行。16世紀末用植物纖維制作的紙廣泛地取代羊皮紙但羊皮紙的魅力太大以至于許多高級紙均以羊皮紙或皮紙命名。 最初羊皮紙如紙草紙一般做成卷軸形式漸漸地羅馬人感到長長的卷軸閱讀起來不甚方便且一再展開卷攏造成卷軸的破損遂思改進之道而在公元1世紀時改卷軸形式為摺頁式集數張摺疊的羊皮紙加上木質封面封底鉆孔用細皮帶綴連成為摺頁本確立了現代西式圖書的形式。
羊皮紙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一種以獸皮制成半透明若羊皮狀的紙。通常多指仿羊皮紙。將未加黏料的紙浸在硫酸的淡液中而成。質地堅韌而柔軟且不透水可供做文書及包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