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 2:樂器。流傳于中國、歐洲及拉丁美洲的吹管樂器。各國排簫的產生歷史不盡相同性能相近似形制與構造各有所異。中國排簫古代稱龠、參差、籟、簫、鳳簫、比竹等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排簫竹制編管十三按長短依次排列其他還有木制、石制、銅制的排簫。木制排簫音色圓潤柔和竹制排簫音色明亮大排簫二十三管稱「言」小排簫十六管稱「筊」。排簫歷代用于宮廷、教坊、軍樂等在民間廣為流傳敦煌壁畫中始見于北魏其后歷代均有僅莫高窟就繪有三百余只在某些石刻、墓葬、及陶俑中也可見其形象。
排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樂器名由長短不同的竹管比連而成故稱為「排簫」。分為大小二種大者二十三(或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