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不朽是專就人而言意謂「人死而不亡」也就是說一個人因死亡而軀體腐朽(mortal)失去生命現象實際上「生命本體」卻未消滅或消失反而可以永遠存在。因此英文「immortal」一辭可譯作不朽也可譯為「永生」?!覆恍唷挂晦o在中西哲學中各有不同意義。中國俗諺說:「自古有生必有死」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三段論例說中便以「凡人皆有死」為大前提即是自古以來無分中西人類都看到了一種共同事實便是每個人無論壽命長短最后必然以「死亡」做為終結。這可能是人類「并不喜歡」的一項事實卻又無法避免于是哲學家設想人可能死而不亡因而找出支持這個想法的「說詞」便成為「不朽」或「永生」的概念。 先就中國的概念來看〔禮記.祭義〕中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于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于上為昭明焄蒿凄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挂馑际钦f凡有生命之物必然會死這里眾生指人人必然會死;死了以后歸于大地便稱為「鬼」。再就軀體來說屍骨腐化物質部分逐漸融入土中是可見的現象但是其中還有一部分「氣」是感官不容易見到的則上升而露出「光」明稱為「焄蒿」(焄同薰指有熱;蒿為氣蒸出的樣子)有使人悚懼的作用這一部分是物的「精華」稱之為「神」。由是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便成了鬼神永遠存在而不死的觀念。把這種觀念放在對自己最親密的人身上首先當然是父母在父母死后「相信」他們并未完全滅亡其鬼神永遠存在于是建立了尊親祭祖的禮儀和風俗;而在另一面個人精神不朽和永生的觀念成了中華文化傳統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以人死不亡人能以「子孫綿延」為血胤永續的不朽以個人在道德、思想、事功的偉大成就而不朽所謂「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在〔左傳.襄公二十二年〕魯國使者叔孫豹到晉國訪問范宣子問:「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意?」叔孫豹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勾酥^三不朽即是中國對「不朽」的看法已經進入人文而不止著眼于「人」一方面了。 西方的不朽或永生的觀點或者托諸于靈魂或者指稱形式或者說是智慧或者說是理性同樣的在解釋人死而不亡的觀點。可從早期希臘哲學家的說法來看。 西方最早認為人有永生的見于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對話錄〕中〔自辯〕(Apology)與〔費多〕(Phaedo)。希臘人普遍認為在回答我們(人)是「誰」的問題時答案應該是「我們的靈魂」。言外之意是語言中的我們或「人」所指的不是有外在軀體的形象因為這不是「真實」的「我」或「人」;在柏拉圖的觀念里人的軀體和現象世界的事物一般只是一件復制品「真本」是在理念世界即是靈魂;軀體人有死是現象理念人「無死」才是「本體」從這一方面看柏拉圖認為靈魂是不朽或永生。另一方面柏拉圖把人的軀體看做為靈魂的「臨時寄存處」軀體死亡猶如一所頹廢的房子可以棄去而另覓安身之處所以人死而靈魂仍然存在故而要說「我」是「誰」時所指的不是這個有時會死的「軀體人」而應該是那個不朽的靈魂。 柏拉圖另一個靈魂不朽的說法是人的靈魂在尚未投胎之前曾在理念界學習過因而本有許多理念知識。投胎之后忘失了理念直到有適當的機會追憶才重行回憶起理念之知。知識的回憶之所以可能就在于靈魂保留了前世(今生之前)或真理世界的資料。靈魂的認知作用與軀體的感覺功能迥然不同。正如感覺的對象如桌椅用物會腐敗分解軀體也同樣會腐敗分解;而靈魂認知的對象理念永恒純粹靈魂也一樣永恒純粹。 亞里斯多德在其〔論心靈〕(De Anima)中主張理性靈魂永遠不朽和職司感覺的動物魂與職司滋養的植物魂的不同是在人死后能存在于軀體之外。能知能想或可稱之為「純智」(pure intellect)意在指靈魂的不朽部分。 圣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身為教父當然篤信基督教義承認靈魂有永生之說視靈魂為本體不必具有「物性」卻能知物即是靈魂的作用因而也稱這種作用為「智慧」(intellect)。 笛卡爾(R. Descartes 1596~1650)的哲學觀點本已將「心」和「物」分離從而設想在「心」的系統中有一個生命理性靈魂主宰機械性軀體的活動因而這項主宰必須有「知」的作用。由此推斷凡是不能見于軀體的應該歸諸于靈魂而靈魂的存在可以證諸「思想活動」。于是確定所有完美的實在都有其先在的「因」也就是說思想的存在出自于「先在」的靈魂由此推衍靈魂既然先軀體而存在必然不會因軀體死亡而腐朽等于靈魂可以永生。 西方近代以前的靈魂說原是哲學家的論點之一屬于哲學領域到心理學形成一門獨立科學后只收入于心理學史之中因為靈魂無從用科學方法研究唯近年「超心理學」出現從收集一些事實經驗認為靈魂存在「或者」也是一個「可能」但短期間難有確論。
不朽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不會磨滅比喻永存。 【造句】不朽名言、永垂不朽
不朽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永不磨滅?!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埂度辶滞馐罚谒牧慊亍罚骸高@是小弟半生事跡專求老先生大筆或作一篇文或作幾首詩以垂不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