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空間」是指「可見或可想像的、與物體內外共存有三度連續無限而可分的廣袤。」這種「空間」概念系以「空間」就像其他外在事物一樣是外于認知主體而為認知主體所認識和探討的對象。希臘哲學家中如原子論派認為空的空間是說明運動的必然。柏拉圖(Plato 427~347 B.C.)以為空間是理念與可感物體之外的一種存在類似理念之永恒但無形而空虛。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以為空間是物體之間固定的關系。 近代哲學家以康德(I. Kant)為例認為空間與時間一樣均是主體在認知外在感性事物時的形式康德將空間稱為認知主體的「感性直觀形式」。即空間觀念原本不是經驗的在空間中感覺到空間是預設的。空間是先在的必然因為即使主體人可以想像空間無物存在也不能說空間不存在。空間是一種直觀在其中包括某些特殊的空間;故而空間代表無限大由幾何學可以推知。總之空間是感性的主觀狀況由此才可能有外在知覺。康德轉而論述空間是主體的認知形式。故當人在認知一對象是「在我的左邊」時這命題不能被解釋為這對象與我同時并存于一空間中由于二者之間的位置不同所以才有相對的或即方向的關系出現。依照康德的說法:因為認知主體原本即具有空間認知形式所以能把對象標示為「在我的左邊」。這是因為外在事物在未經主體認知活動之前原本是混沌且未經整理的。數學及自然科學則是認知主體將這些混雜事物秩序化的結果。依此為說明數學知識如何可能的問題康德將空間視為是主體的認知能力。是認知主體的感性直觀形式與康德強調的主體主動性有關。 康德的說法在其以后的哲學家中引起廣泛的討論。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即由存有論的觀點批評康德的主張并不是對空間概念最原初的(the most original)解釋。海德格認為此有(Dasein即指人)的存有不斷地顯示著周遭世界(die vmwelt)。亦即此有不斷地以某些事去完成另一些事。依此空間概念是在此時才是最原初地被釋放出來。如當人想要找鐵鎚打鐵釘把門固定時此時這些事物的關系即形成一周遭世界。但當人手中沒有鐵釘時就會指向工具箱并構想箱子大約在房間中的何處比如在門后或在床下這時此有所產生的指向(ausrichten或對準某物)作用即開展出最原初的空間概念。依此空間原初的概念是以隱約或模糊的方向形式顯現的。當此有想脫離這模糊的狀態并具體地去開展事物所在位置時具體或精確的方向才會呈現。此時才會有「左邊」、「右邊」、「前方二十公尺處」等空間標示的情況發生。 總括近代對空間的概念一是認為空間是真實的獨立于人類主體和物體之外;二是認為空間概念純屬主觀由觀感而得到個別印象;三是空間雖為主觀同時也是客觀的因為知覺來自于物和物之間的關系。空間概念的特質是:(1)對所有的物都相同如果一物可以移動則所有的物都可移動; (2)可作三度無限延展; (3)不限于位置和方向即可以變換位置和方向; (4)一致而對應即兩平行線在空間永不交集或分散。
空間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泛稱天地之間。 【造句】在廣大的宇宙空間仍然有許多人類無法以科學解釋的現象。 2: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 【造句】三度空間
空間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泛稱天地之間。如:「宇宙空間」。數學上指凡質點可存在的處所稱為「空間」。依質點位置的不同而有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的區別。數學中凡涉及幾何之集合常以空間一詞稱之故涉及位相者有位相空間涉及測度有測度空間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