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揚州八怪是指清代乾隆年間寓居江蘇揚州地區的八位代表畫家的總稱。他們繼承并發展了重視生活感受與人品寄托以及將詩書畫結合為一的寫意畫傳統;并主張「自立門戶」重視風格創新不拘于成法與當時畫壇上所流行的模擬尚古之風和被視為正統畫風的「四王」山水、「惲派」花鳥(惲壽平)不同因而被時人視為異端認為是「偏師」、「怪物」遂有「揚州八怪」之稱。 揚州八怪指的是汪士慎、李鱓、金農、黃慎、高翔、鄭爕、李方膺、羅聘等八人(見李玉棻[歐缽羅室書畫過目考])。然其他書籍記載不一曾被提及的尚有華喦、閔貞、高鳳翰、邊壽民、李葂、陳撰和楊法等(見汪鋆[揚州畫苑錄])。事實上八怪并非專指那八個人而是指這些畫家在內的一種藝術現象。這些畫家也并非全隸籍揚州只因雍正、乾隆時期揚州以位于大運河要津一躍而為東南的商業重鎮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文化興盛再加上富商巨賈贊助支持美術活動一時之間湖海野逸畸零之士聚集游藝于此或是失意官吏或是不得志文人;他們往往富有精湛的文學修養以賣畫維生并藉書畫抒發心中憤懣表現強烈的藝術個性所謂「嘻笑怒罵皆文章」這種直抒胸臆、表現個性、豪邁瀟灑、標新立異的風格不僅得文人雅士青睞連廣大的市民階層也喜愛。一時之間蔚然成風時人爭相仿效頗有扭轉清代繪畫發展的趨勢;且他們不因襲古人而另辟蹊徑的作風更為清代中期畫壇注入新生命。 揚州八怪大都擅畫水墨寫意花鳥并兼及山水和人物畫他們主要受到石濤及八大山人繪畫思想和風格的影響并接續明中葉沈周、陳淳和徐渭的寫意畫傳統再將寫意畫的內容及藝術表現往前推進了一步。他們除繪畫的造詣外尤其兼具詩文的涵養和精鏈的書法集傳統文人畫的「三絕」--詩、書、畫于一身影響所及直接開啟了中國近代寫意畫的風貌并成為日后畫家的定格形態。 揚州八怪雖為一派然各自具獨特風格如金農的作品具金石碑版的厚重古樸之美影響了晚清及近代的趙之謙、吳昌碩和齊白石成了所謂的金石畫派。而華喦的花鳥畫縱逸跌宕獨具一格不僅兼具深厚的傳統功夫更汲取民間生趣橫溢的技法為晚清花鳥畫開拓了一片新天地影響所及可與惲壽平媲美。其余的畫家如鄭板橋的蘭竹邊壽民的蘆雁李方膺、高鳳翰、李鱓、黃慎的寫意花卉以及擅畫人物的黃慎、閔貞、羅聘等皆帶給晚清及近代的畫家如吳熙載、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以及陳師曾、齊白石、潘天壽等人極大的影響。揚州八怪繪畫上豐富的意趣和技法以及完整的藝術意境對我國傳統水墨寫意畫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揚州八怪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清代的江蘇揚州大約十八世紀之時為江南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畫家亦多集中此地。部分畫家風格脫俗不拘泥古法被當時人目為畫壇的「偏師」、「怪物」遂有「揚州八怪」之稱。如金農、羅聘、鄭燮、閔貞、汪士慎、高鳳翰、黃慎、李鱓、李方膺、高翔等人皆是實際上不止八人。他們不但能詩亦擅書法或篆刻其筆墨技法對近代寫意花卉影響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