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鑒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申鑒〕一書為東漢荀悅所著。荀悅早孤家貧聰穎勤學十二歲能說〔春秋〕博學而好著述。靈帝時因見閹官擅權托疾隱居家中。獻帝時與孔融等常侍講宮中;荀悅每有獻言而又覺意猶未盡于是作〔申鑒〕一書。他在書中首卷曾言:「前鑒既明后復申之。」明白地指出書名之由來及涵義。 綜觀〔申鑒〕一書之主旨強調以道為本以德為政。因當時政權已移于曹氏漢獻帝徒有虛名荀悅感慨世風日下大道不行對當時政治提出肯切的評論為有感而發之作。全書分為五篇:一為政體篇:申論致治之術應先屏去「偽、私、放、奢」四大弊病而后推行五政「興農桑、審好惡、宣文教、立武備、明賞罰」。二為時事篇:主張德刑并用并兼論貨幣、俸祿、祭祀及備博士廣太學等。三為俗嫌篇:旨在排斥讖緯之說、四時禁忌、神仙之術等。四為雜言上篇:廣泛申論君子三鑒為政之要以養民為重;并強調人皆可為堯舜、也可為桀紂之理及辨識忠臣與諛臣之標準等。五為雜言下篇:主要在討論性命之聲強調三品之說;荀悅分析各家人性學說認為「善惡皆性」可以用「法」及「教」雙軌并行以教扶其善以法抑其惡。 〔申鑒〕一書傳世甚少;至明英宗時黃勉之多方引據為該書作注;其后〔申鑒〕列入漢魏叢書得以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