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慶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榮慶(1859~1916)姓鄂卓爾氏字華卿號實夫齋名耐庵。蒙古正黃旗人出生于重慶鎮署。幼時與其叔裕厚由張宗山啟蒙延師課讀。續從其他老師后入潛溪書院就讀。一八七六年(光緒二年)舉家由四川遷回北京。 一八七九年中舉人。一八八六年中進士入翰林院。三年后以庶常散館入翰林院清秘堂辦事以編修充鑲藍旗管學官。一八九一年至詹事府任職。一八九五年授內閣侍讀學士。一八九八年閨三月擢鴻臚寺卿;七月戊戌變法裁鴻臚寺改任通政司副使。次年二月任山東學政。一九零一年三月遷升大理寺卿署倉場侍郎;五月兼總辦京師東西城公所事宜。次年四月任倉場侍郎免大理寺卿之職;十二月任刑部尚書。一九零三年元月任管學大臣奉派會同張百熙管理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事宜(代表傳統勢力對興辨新式學校及其主持人的抵制作用);六月清政府命張之洞會同張百熙、榮慶重訂學堂章程。后重訂之章程即所謂〔奏定學堂章程〕亦稱癸卯學制。同年八月調禮部尚事;九月調戶部尚書以管學大臣、戶部尚書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兼充政務處大臣;十一月改兼學務大臣。次年二月派署翰林院掌院學士;九月調正紅旗滿洲都統。一九零五年十一月滿清政府設立學部奉命出任尚書。次年三月奏請訂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為教育宗旨。奉準布告天下;七月清廷下詔預備立憲;九月奉命免任軍機大臣專管學部部務。一九零八年十二月學部奏簡字及國民課本辦法。次年六月國子監事務歸并到學部。一九一零年二月調禮部尚書仍兼政務大臣、協辦大學士。次年元月入東華實錄館;四月清廷頒布內閣官制設責任內閣裁撤禮部、會議政務處設弼德院榮慶任弼德院副院長;六月調晉為弼德院院長;八月武昌起義;九月袁世凱繼任內閣總理大臣改充弼德院顧問大臣。 民國成立一九一二年二月清帝下詔退位;三月以遺老身分舉家遷居天津。一九一六年病逝天津享年五十八歲清廢帝溥儀賜諡「文恪」。 主要著作有:〔蜀游草〕、〔同聽林鶯館詩存〕、〔裕厚、榮慶合集〕、〔師友淵源錄〕、〔茜園同人集〕、〔榮慶日記〕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