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狂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詐為病狂也。《韓詩外傳·卷六》:「遂解發佯狂而去。」;《史記·張丞相蒼傳》:「而長子有罪論不得嗣而立玄成玄成時佯狂不肯立。」;《史記·龜策傳》:「箕子恐死被發佯狂。」;《漢書·梅福傳》:「臣聞箕子佯狂于殷。」;《后漢書·翟酺傳》:「臣聞微子佯狂而去殷。」;《后漢書·獨行·雷義傳》:「義遂佯狂被發走不應命。」;《吳越春秋》:「子胥之吳。乃被發佯狂跛足涂面行乞于市。」;《荀子·堯問》:「然則孫卿懷將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荀子·堯問》:「箕子佯狂。」;《淮南子·齊俗訓》:「非不知箕子被發佯狂以免其身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三》:「是以箕佯狂接輿避世。」;《楚辭·屈原·惜誓》:「箕子披發而佯狂。」注:「佯一作詳。」;《昭明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箕子被發佯狂。」注:「尸子曰:『箕子骨余漆體而為厲被發佯狂以此免也。』。」;漢、鄒陽〈于獄上書自明一首〉:「箕子佯狂接輿避世恐遭此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