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卷樓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八千卷樓清錢塘丁丙藏書室名。咸豐11年(1861)冬太平軍攻陷杭州丁丙家室及其藏書皆遭毀。亂平之后丁氏慨嘆各私家舊藏渺不可得復念斯文墜地文獻無徵于是節衣縮食朝蓄夕求遠及國內外為使這些典籍有妥善庋藏之所乃于光緒14年(1888)在杭州頭發巷故居正修堂西北隅辟地二畝增建藏書樓總其名為嘉惠堂。樓分五楹其形式仿照明范氏天一閣其格局為:嘉惠堂之上為八千卷樓;堂之后室有五楹額曰:「其書滿家」上為后八千卷樓;更在其后偏西辟一室為善本書室有上下三楹其上即為小八千卷樓。各樓藏書內容如下: (一)八千卷樓:庋藏四庫著錄綜3500余部內有待補者百余部分類排架悉依[四庫簡明目錄];樓之東西兩廂則庋藏四庫存目及書出較后者未經采入四庫者共1500余種。 (二)后八千卷樓:凡[四庫全書]未收之書均藏于此共有8000余種。并以甲、乙、丙、丁作為分類標目而將制藝、釋藏、道書及傳奇小說悉附藏之。 (三)小八千卷樓:又名善本書室藏宋元刊本約百余種左右廂儲明刊精本、精鈔本及名家稿本、精校本等2000余種為丁丙藏書精華所在。 計以上各樓之書廚凡160分類庋藏以后歷年所得之書皆依類編入故丁丙藏書雖多然部居整齊插架有序因類就書至為便利。而嘉惠堂實為丁丙藏書樓的總稱然時人習以八千卷樓稱之其后嘉惠堂與八千卷樓二名遂為互用。光緒33年丁氏后人將藏書售歸江南圖書館(即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前身)至此八千卷樓藏書始告一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