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共名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大共名一辭見于〔荀子.正名篇〕意指所有存在事物的共同通名猶如現在所說的「種類」等名。〔正名篇〕說:我們藉著感官知覺與心知以認識外物辨別事物的異同;然后根據異同給予事物名稱。如果給予一個名稱(單名)就足以說明該物就給一個名稱(如說:「刀」可以切菜);如果一個名稱尚不足以說明該事物則給予兩個名稱(兼名)(如說:「快刀」斬亂麻)。如此「單與兼無所相避則共;雖共不為害矣」也就是說單名與兼名(刀與快刀)相容不避的部分就是「共」(在這里也就是「刀」)。雖然各種單名、兼名(如菜刀、柴刀等)有相共之處但也各自有其使用的不同彼此并不相害。于是〔正名篇〕說:「知異實者之異名也故使異實者莫不異名不可亂也猶使同實者莫不同名也。故萬物雖眾有時而欲遍舉之故謂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也就是說:知道實質不同的事物應當有不同的名稱因而給予實質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名稱不可淆亂猶如給予實質相同的事物、相同的名稱一樣因此萬物雖然森然羅列也可以一個名稱概括遍舉其相同者如「物」就是所有事物的共同名稱也就是「大共名」。 由以上〔正名篇〕所說的可知「大共名」是普遍的、外延最大的名詞可用來遍舉所有這一類存在事物但不能提供事物的細節與別相。至于「大別名」與「大共名」相對則較共名更為具體、殊別能提供部分細節與別相的訊息(參見「大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