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支遁(約314~366)東晉僧人本姓關字道林世稱支道人或支道林;陳留(今河南開封市南)人。支遁世代事佛與當代名士文人多有交往玄談妙美優游山林又長于文翰;二十五歲出家初至京城建康受名士王蒙、殷融等的賞識師自幼讀經尤精〔般若道行品經〕及〔慧印三昧經〕;后在吳地建立支山寺長住靈嘉寺又至石城山立棲光寺。他每到講肆善標宗會以好談玄理而聞名當世常與王洽、劉恢、殷浩、許詢、郗超、孫綽、孫盛、何充、韓康伯等交往;其對〔般若經〕極有研究提出「即色本空」思想后來成為般若學中六家七宗之一的即色宗主張「夫色之性也色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而空」故曰「色即為空色復異空」即謂謂「色」系人們主觀施設之名言概念而非自身固存之存在故「色」非真實之色以發揮般若學的「性空」思想。 至于其論著則有:〔釋即色本無義〕、〔道行指歸〕、〔圣子辯知論〕、〔辯三乘論〕、〔釋蒙論〕等可惜均佚;又作〔大小品對比要鈔〕原書地佚僅序文尚存〔出三藏記集〕卷八中。關于禪學方面則撰有〔安般經注〕、〔本起四禪序〕等現存二卷本〔支遁集〕乃后世所編者。
支遁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亦曰林公別號支硎。東晉高僧陳留人。嘗隱于余杭山沉思佛道。善草隸好畜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