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風(fēng) 我心匪石 搞七捻三 匪日 藥捻子 票匪 捻鼻 捻匪 捻亂 捻針 捻手捻腳 捻熄 慣匪 匪彝 匪難 匪唯 匪穴 匪類 匪首 匪人 匪石 匪躬之節(jié) 一捻 匪朝伊夕 夙夜匪懈 匪賊 劫匪 剿匪 匪石之心 獲益匪淺 匪懈 匪徒 匪夷所思 匪躬 盜匪 綁匪 土匪 一捻紅 拿捻 捻子 捻著鼻子 捻酸 捻塑 捻神捻鬼 捻舌 捻掿 捻腳捻手 捻泛 捻兒 火捻 刀匪 倒捻子
1: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公元 1852~1868)活動于北方的盜匪。原為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鄉(xiāng)民為了驅(qū)疫避災(zāi)點燃油紙捻玩龍戲稱之為「捻」參加的多為游手好閑、不事生產(chǎn)的地痞無賴后來愈聚愈多遂成股匪而橫行鄉(xiāng)里為害甚大。也稱為「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