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春霖蔣春霖的文學創作
蔣春霖早歲工詩,風格近李商隱。中年,將詩稿悉行焚毀,專力填詞。據說他由于喜好納蘭性德的《飲水詞》和項鴻祚的《憶云詞》,因自署水云樓,并用以名其詞集,這個說法因為沒有蔣春霖留下的文獻證據,受到一些研究者懷疑。他重視詞的內容和作用,認為:“詞祖樂府,與詩同源。偎薄破碎,失風雅之旨。情至韻會,溯寫風流,極溫深怨慕之意。”(李肇增《水云樓詞序》)所作詞如〔臺城路〕《易州寄高寄泉》、〔卜算子〕“燕子不曾來”等,多抒寫仕途坎坷、窮愁潦倒的身世之感,悲惻抑郁。其詠時事之作,如〔臺城路〕“驚飛燕子魂無定”、〔渡江云〕《燕臺游蹤,阻隔十年,感事懷人,書寄王午橋、李閏生諸友》等,雖被譽為“倚聲家老杜”,但內容大都抒寫太平軍掃蕩江南時,士大夫流離之感以及對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的哀嘆。
在藝術上,蔣春霖目無南唐兩宋,更不囿于當代浙派和常州派的樊籬。他的詞講究律度,又工造境,注意煉字煉句,在清末頗受稱譽。譚獻稱其“流別甚正,家數頗大,與成容若、項蓮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篋中詞》卷五)。
《水云樓詞》,蔣春霖生前刻于東臺,后收入杜文瀾《曼陀羅閣叢書》中。蔣卒后,他的好友于漢卿搜集未刻之詞,與宗源翰所藏,合刻《補遺》1卷。繆荃孫也重刻過他的詞集。1933年出版的《詞學季刊》創刊號,又發表其未刻詞9首。總計蔣春霖詞今存170余首。詩作今存不及百首,由金武祥刻入《粟香室叢書》,題為《水云樓剩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