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徐燦的作品風格
幽咽
徐燦憂生患世的情感,表現在她深隱幽咽的詞韻中。所謂“幽咽”,即欲言又止,欲言未言的意思。在江山易主的歷史變革中,作為一個敏感的知識女性,徐燦感受到了時代的寒意。丈夫降清,深明大家閨秀之禮而又富有民族節氣的她既不能與丈夫抗爭,又不能認同丈夫的做法,所以她內心是非常矛盾與寂寞的。幾經起落的人生境遇,國恨與家愁的疊加,使她不能也不敢放開言辭,其詞作則呈現出“幽咽”的特點。如《永遇樂?舟中舊感》寫道: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秾李還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慘淡,如共人凄切。
這首詞將個人的身世之感與國家的興亡之感,緊緊地交織在一起,顯得十分深沉蘊藉,頓挫峭折,沉郁蒼涼。譚獻在《篋中詞》五中也說其“外似悲壯,中實悲咽,欲言未言”?!巴潞慰罢f”,顯示出詞人心中有無限情意徘徊未出?!笆朗铝髟疲松w絮”,百般思緒互相激發,使徐燦哀怨不已,“春景多別”,感覺不到春光之美。徐燦在詞的表達上并沒有讓思緒一泄而出,而是形成了其詞氣的“幽咽”之美。
徐燦詞美感效果上的“幽咽”色彩,成就了曠世的憂生患世之音。其《永遇樂?病中》寫道:
翠帳春寒,玉墀雨細,病懷如許。永晝愔愔,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薄幸楊花,多情燕子,時向瑣窗細語。怨東風、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干,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短夢飛云,冷香侵佩,別有傷心處。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這首抒發低徊的傷春怨別之情的長調,將意蘊美感結合得恰如其分。可是,詞的內涵又不僅僅是傷怨,還透露出徐燦素有的理想與期待落空的悲苦?!鞍肱⒑邕€雨,消得許多愁否”,詞人欲說還休,在結尾處又收為傷春幽怨。
境深
除了欲言又止的“幽咽”外,徐燦詞作的意蘊還表現在境界的“境深”。由于身經改朝換代,徐燦詞中蒼涼的興亡之感是很濃重的,這為女性詞的意境作出了極大的開拓。徐燦的詞,意蘊深沉彌厚,境界以深幽取勝,她完成了女性詞詞境的開拓。這一詞境的形成,在于其內心的哀怨。這位極為敏感的詞人,生就了婉約的心性。這使她在表情達意上極為深隱,而詞作意蘊則異常豐富。有對故國的追思,有對丈夫降清的不滿,也有對自身處境的尷尬和茫然。如以下諸句:
碧云猶疊舊山河,月痕休到深深處。(《踏莎行》)
傷心誤到蕪城路,攜血淚,無揮處。(《青玉案?吊古》)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踏莎行》)
煙水不知人事錯。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青玉案?吊古》)
閱讀這樣的詞句,除了感到其痛楚的心境,還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感慨震蕩讀者的心魂。意旨的深幽、情感的愴痛構成了徐燦詞的“境深”的意境,因而其詞在風格美感上總能形成“幽咽”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