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秋瑾的故居
紹興故居
秋瑾故居是浙江著名旅游景點,位于紹興市區塔山西麓和暢堂,清代建筑。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暢堂原為明代大學士朱賡的別業。1891年,秋瑾的祖父秋嘉禾從福建告老還鄉,向朱氏后裔典入其別業桂花廳的一部分,為晚年隱居之所。少年時代的秋瑾在此讀書習文,練拳舞劍。1906年,她自日本歸國,從主持大通堂直到被捕前夕,在這里生活和從事革命活動,從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史跡。
在紹興,與魯迅遙呼相應的人物,竊以為是鑒湖女俠秋瑾。 三味書屋西南塔山附近的和暢堂,就是秋瑾故居。和暢堂布局嚴謹,風格簡約無華。黑漆大門沒有任何裝飾,莊重樸實。
堂前正中有一匾,上書“和暢堂”三字。“和暢”是取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惠風和暢”之意。故居共有房屋5進,青磚白墻烏瓦,穿斗結構,硬山頂。第一進為門廳,門楣上“秋瑾故居”匾額系何香凝手書。筆力遒勁的題書,或許就是一位女革命家對另一個女革命家的欣賞、懷念和惺惺相惜之情的含蓄表達。 第二進自西至東分別為會客室、堂前、餐室。正屋的東邊有小樓,樓下為秋瑾臥室,均按原狀布置,木床、書桌皆為當年原物。至今屋內仍掛有一張男裝小照,照片中的秋瑾英姿颯爽,確有巾幗不讓須眉的俠客仗義之氣。臥室里的書桌以及文房四寶等,則顯示了秋瑾的另一個身份:文人,或者說,是詩人、詞人和散文家。臥室后壁有一夾墻密室,為秋瑾藏放革命文件及武器之處,至今保存完好,彌足珍貴。 第三、四兩進原為秋母及兄嫂住房,現辟為秋瑾史跡陳列室,展出秋瑾詩詞手稿、家書、照片、印章、頭巾、文獻等文物,更有孫中山、宋慶齡、周恩來等名人評價秋瑾的題詞等,反映了秋瑾從事革命的光輝業績。
雙峰故居
雙峰秋瑾故居為清代建筑,青磚白墻烏瓦,位于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神沖街口。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何香凝先生題寫的“秋瑾故居”匾額懸掛于此。秋瑾故居遺址已被雙峰縣政府于2003年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
特色古居、青石斜陽、亭臺翹檐、青瓦駁墻。秋瑾故居由正廳,左右廂房及天井和雜物間組成。故居陳列物品中有許多是原物,臥室中的床、書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廚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農具室中的石磨、水車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過王廷鈞與秋瑾夫妻的印跡。在秋瑾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里,這座故居卻陪伴了她整整七年,生育了一男一女。
2007年10月,秋瑾生活過的雙峰縣被全國婦聯正式命名為全國第一個“中華女杰之鄉”。 雙峰是名人故里、湘軍搖籃,尤其是在中國的婦女運動史和解放史上,以葛健豪、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蔡暢、王燦芝為代表的雙峰婦女寫下了濃墨重彩、光輝燦爛的一頁。
2008年4月,雙峰縣八女杰雕塑揭幕儀式在縣城女杰廣場舉行。包括葛健豪、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蔡暢、王燦芝、曾憲植、曾寶蓀八女杰雕像。
湘潭故居
湘潭也有秋瑾故居,位于湘潭市雨湖區十八總由義巷4號。湘潭秋瑾故居原是丈夫王廷鈞家開設的“義源當鋪”,秋瑾嫁給王廷鈞后經常往返于雙峰、湘潭。
湘潭秋瑾故居是一個小庭院,一棟雙層的木質樓房,面積在五十平米左右,院內有天井、柴房等設施。當時的“義源當鋪”曾被列為辛亥革命紀念地,后孫中山手書“秋瑾故居”匾額置于大門之上。湘潭秋瑾故居是湘潭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于1982年9月2日正式對外公布。
株洲故居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株洲市石峰區清水塘大沖村,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完善。此處的秋瑾故居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東西長達80余米,約有三進兩層房屋13棟,天井10個,亭子3座。故居集當地民居與江浙建筑風格于一體,房屋兩側為吊腳樓,前庭有兩面裝飾用的墻壁,這種建筑風格在當地極為罕見。
1896年,秋瑾與王廷鈞結婚。秋瑾曾居住在位于現在石峰區清水塘街道大沖村的深宅大院。株洲秋瑾故居是王廷鈞父親給秋瑾和王廷鈞置辦的婚房,是秋瑾所有故居中最大最豪華的,也是他們生前唯一房產。
云霄故居
位于漳州市云霄縣云陵鎮享堂村“紫陽書院”左鄰的原“七先生祠”。“七先生祠”原為清代歷任邑宰官邸,木石結構,二進一院,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面積350平方米。清光緒四年(1878年)八月,秋瑾祖父秋嘉禾攜眷出任云霄撫民廳同知。翌年(1879年)十月十一日,孫女秋瑾誕生于此。此官邸后作為奉祀薛凝度、章輔廷、倪惟欽等七先賢之祠,故稱七先生祠。更有意思的是秋瑾名字中的“瑾”字跟云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是按閩南人對“孩子”的讀音來取的。1992年5月云霄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秋瑾出生地”,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6年,“七先生祠”連同紫陽書院被列為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紫陽書院作為秋瑾故居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