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賕拼音,賕怎么讀,賕是什么意思,賕組詞,賕成語組詞
|
讀音:qiú 拼音:qiu |
筆劃:11 部首:貝 |
|
賕組詞
|
【賕】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賕 讀音: qiú
- 動(dòng)詞 行賄或受賄。《明史.卷二零二.胡松傳》:「伊王欲拓其洛陽府第,計(jì)直十萬金,以十二賕嚴(yán)嵩,期必得。」
- 名詞 賄賂。用來買通別人的財(cái)物。《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yōu)孟傳》:「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
|
賕字的基本解釋: 賕 (賕) qiú 賄骼:受賕。 筆畫數(shù):11; 部首:貝; |
賕字的詳細(xì)解釋: 賕 賕 qiú 【動(dòng)】 行賄〖o(jì)fferabribe〗 賕,以財(cái)物枉法相謝也。從貝,求聲。——《說文》 尊私行以貳主威,行賕納以疑法。——《韓非子·八法》 又如:賕紋(納賄);賕賂(賄賂);賕吏(賄賂官吏);賕託(賄賂請托);賕納(賕賄;賄賂) 受賄〖acceptbribe〗 官暗而吏賕,故冤不得直也。——《齊東野語》 墨吏以賕亡,戰(zhàn)士以勇殞。——《雜說》 非理而求;強(qiáng)求〖demand〗。如:賕官(貪官);賕謝(受賄) 賕 賕 qiú 【名】 賄賂,用來買通別人的財(cái)物〖bribe〗 吏坐受賕枉法。——《漢書·刑法志》 誣守納己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