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圭拼音,圭怎么讀,圭是什么意思,圭組詞,圭成語組詞
|
讀音:guī 拼音:gui |
筆劃:6 部首:土 |
|
圭組詞
|
【圭】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圭 讀音: guī
- 名詞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圭媯。
- 名詞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 【組詞】:「日圭」、「圭表」、「圭臬」。
- 名詞 古代諸侯在大典時所持的一種玉器。《說文解字.土部》:「圭,瑞玉也,上圜下方。」清.段玉裁.注:「圭之制,上不正圜。以對下方言之,故曰上圜。」《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圭】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圭 讀音: guī
- 1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 【組詞】:日圭、圭表、圭臬
- 2 古代最重要的禮器,為一國之中官位最高者所執的瑞器。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方頭或平頭,形近石斧的平首圭;另一種尖頂,似戈頂端的尖首圭。下半部都呈方形。 【組詞】:桓圭、信圭、躬圭 ◎
【圭】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圭 讀音:
- 1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 【組詞】:「日圭」、「圭表」。
- 2 古代一種重要的玉制禮器,為一國之中官位最高者所執的瑞器。有方頭及尖頂兩種形制。 【組詞】:「桓圭」、「信圭」、「躬圭」。
|
圭字的基本解釋: 圭 guī 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圭角(ji僶 )(圭的棱角,喻鋒芒)。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圭表(a.測日影的器具;b.標準)。圭臬(指標準、法度,如“奉為圭圭”)。 古代容量單位(一升的十萬分之一):圭撮(喻小量)。圭勺。 古代重量單位,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重一斤。 潔:圭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筆畫數:6; 部首:土; |
圭字的詳細解釋: 圭 珪 guī 【名】 (會意。“從重土”。本義: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國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以為禮器。依其大小,以別尊卑。又作珪) 同本義〖Gui,anelongatedpointedtabletofjadeheldinthehandsbyancientrulersonceremonialoccasions〗 瑞贄珪者兌上。——《白虎通》 孰為珪璋。——《莊子·馬蹄》。李注:“銳上方下曰珪。” 以青圭禮東方。——《周禮·大宗伯》。注:“圭銳象春物初生。” 司馬牛致其邑與珪焉。——《左傳·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圭幣(帛)俎豆(均為祭器)。——《漢書·郊祀志上》 又如:圭瑞(古代諸侯所執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時所用的貴重玉器) 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著的尺叫圭,南北兩端立著的標桿叫表,根據日影的長短可以測定節氣和一年時間的長短〖gui〗 每每“親星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祖沖之》 又如:圭臬 中國古代較小的容量單位〖unitofasmallvolume〗 圭撮涉于貧友,吝情動于顏色。——南朝梁·范縝《神滅論》 又如:圭勺(圭與勺。都是容量單位的名稱);圭撮(古代小單位的量名) 圭表 guībiǎo 〖gnomon;ancientchinesesundial〗中國古代的日規(日晷儀),它由細長的刻度盤(圭)和1或2個標桿(表)構成,用于測量一年和24節氣時間的長短 圭角 guījiǎo 〖abilities〗圭的鋒芒有棱角,比喻人的言行奇特刻薄 初露圭角 圭臬 guīniè 〖criterion;standard〗指圭表,比喻標準,準則和法度;可以據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 圭臬星經奧,蟲篆丹春廣。——杜甫《八哀詩》 適應之說,迄今日學人猶奉為圭臬。——魯迅《人之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