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紼拼音,紼怎么讀,紼是什么意思,紼組詞,紼成語(yǔ)組詞
|
讀音:fú 拼音:fu |
筆劃:8 部首:纟 |
|
紼組詞
|
【紼】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lái)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紼 讀音: fú
- 名詞 下葬時(shí)拉引靈柩入墓穴的繩索。《玉篇.糸部》:「紼,引棺索也。」。《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喪必執(zhí)紼。」
- 名詞 大的繩索。《詩(shī)經(jīng).小雅.采菽》:「泛泛楊舟,紼纚維之。」?jié)h.毛亨.傳:「紼,繂也。」孔穎達(dá)正義引孫炎曰:「繂,大索也。」
- 名詞 亂麻。《說(shuō)文解字.糸部》:「紼,亂枲也。」清.段玉裁.注:「亂枲者,亂麻也。可以裝衣,可以然火,可以緝之為索。」
|
紼字的基本解釋: 紼 (紼) fú 古代出殯時(shí)拉棺材用的大繩:執(zhí)紼(送殯)。 繩索。 古同“紱”,系印的絲帶。 筆畫數(shù):8; 部首:纟; |
紼字的詳細(xì)解釋: 紼 紼 fú 【名】 亂絲〖jumbledmassofsilksorhemps〗 紼,亂絲也。從系,弗聲。——《說(shuō)文》。 大繩〖bigrope〗 紼纚維之。——《詩(shī)·小雅·采菽》 特指下葬時(shí)引柩入穴的繩索〖cordguidingthehearse〗 紼者,所牽持棺者也。——《白虎通》 先君有所助執(zhí)紼矣。——《左傳·昭公三十年》 助葬必執(zhí)紼。——《禮記·曲禮上》 通“韨”。蔽膝〖kneehide〗 紼者,蔽也,行以蔽前。…天子朱紼,諸侯赤紼。——《白虎通·紼冕》 通“紱”。系印章或佩玉的絲帶。也代指官印〖silkribbon〗 吉疾病,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漢書·丙吉傳》 又如:印紼(印章上的絲帶);釋紼(解開絲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