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澌拼音,澌怎么讀,澌是什么意思,澌組詞,澌成語組詞
|
讀音:sī 拼音:si |
筆劃:15 部首:氵 |
|
澌組詞
|
【澌】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澌 讀音: sī
- 狀詞 參見「澌澌」條。
- 名詞 解凍時漂流的冰塊。通「凘」。《楚辭.屈原.九歌.河伯》:「與女游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還歸非無指,灞渭揚春澌。」
- 動詞 竭盡、滅絕。宋.歐陽修〈送徐無黨南歸序〉:「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于腐壞澌盡泯滅而已。」
|
澌字的基本解釋: 澌 sī 盡:澌滅。 流水:“候吏還白,河水流澌”。 古同“嘶”,聲音沙啞。 筆畫數:15; 部首:氵; |
澌字的詳細解釋: 澌 sī 【動】 (形聲。從水,斯聲。本義:水盡) 同本義〖dryup〗 澌,水索也。——《說文》。徐鍇系傳:“索,盡也。” 引申為凡物竭盡之稱。消亡〖totallydisappear〗 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澌滅(消滅干凈);澌流(流淌,流水);澌亡(滅絕消亡);澌泯(消失);澌渙(消散);澌靜(消失而歸于平靜) 澌 sī 【名】 解凍時河中流動的冰塊〖icefloatingonariverduringthespringthaw〗 候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后漢書·王霸傳》 死尸〖corpse〗 出見負豕于涂,腐澌于溝,不以為兇者,洿辱自在彼人,不著己之身也。——《論衡》 泛指冰〖ice〗 喜輕澌初綻微和漸入。——宋·杜安世《折紅梅》 澌澌 sīsī 〖hissing〗象聲詞,形容風雪雨水聲 雪聲 月冷江清近臘時,玉階金瓦雪澌澌。——唐·王建《宮詞》 風聲 飲猿忽下藤裊裊,浴鶴乍立風澌澌。——明·高啟《題大黃癡天池石辟圖》 雨聲 隔樹澌澌雨,通池點點荷。——唐·李商隱《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