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渙拼音,渙怎么讀,渙是什么意思,渙組詞,渙成語組詞
|
讀音:huàn 拼音:huan |
筆劃:10 部首:氵 |
|
渙組詞
|
【渙】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渙 讀音: huàn
- 名詞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巽(?)上。象風行于水上,波濤激動,散難釋險之義。
- 副詞 盛大。唐.柳宗元〈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渙發大號,申明舊章。」
- 形容詞 水流盛大的樣子。《詩經.鄭風.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
- 形容詞 散漫。 【組詞】:「軍心渙散」。
- 動詞 離散、分散。《詩經.周頌.訪落》:「將予就之,繼猶判渙。」南朝陳.徐陵〈陳文皇帝哀冊文〉:「九夷百越,雷隨風渙,北俘昆邪,西戡伊靬。」
【渙】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渙字的基本解釋: 渙 huàn 散開:渙散。渙然冰釋(像冰遇到熱,一下子消融;喻疑慮、困難或誤會完全消除)。 筆畫數:10; 部首:氵; |
渙字的詳細解釋: 渙 huàn 【動】 (形聲。從水,奐(huàn)聲。本義:流散,離散) 同本義〖disperse;disappear〗 渙,流散也。——《說文》 方渙渙兮。——《詩·鄭風·溱洧》 渙者離也。——《易·序卦傳》 則渙然離矣。——《漢書·刑法志》 渙兮。——《老子》。注:“渙者解散。” 渙乎成功。——《劉熊碑》 功德渙彰。——《戚伯著碑》 又如:渙然冰釋(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誤會、疑難的消散);渙馳(渙散。分散,不集中);渙泮(消釋,融化);渙衍(蔓延,擴散) 帝王發布號令〖issueimperialedict〗。如:渙汗(流汗。比喻帝王的圣旨、號令,有如汗出于膚,無法收回);渙命(帝王的詔命);渙詔(帝王的恩詔);渙發(特指帝王發布號令);渙號(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渙 huàn 【形】 水很大的〖overflowing〗 清音應空谷,潛波渙寒塘。——呂同老《丹泉》 又泛指盛貌 纂辭奮筆,渙若不思。——韓愈文 鮮明的。同“煥”〖bright〗 渙爛兮其溢目也。——《后漢書·延篤傳》 又如:渙爛(光明燦爛的樣子) 渙然 huànrán 〖meltaway;vanish;disappear〗離散;消散 他的疑慮渙然冰釋 渙散 huànsàn 〖lax;demobilize;disorganize;slack;sap〗〖精神、組織、紀律等〗散漫;松懈 紀律渙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