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媵拼音,媵怎么讀,媵是什么意思,媵組詞,媵成語組詞
|
讀音:yìng 拼音:ying |
筆劃:13 部首:女 |
|
媵組詞
|
【媵】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媵 讀音: yìng
- 動詞 相送。《楚辭.屈原.九歌.河伯》:「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迅飆潚其媵我兮,鶩翩飄而不禁。」
- 動詞 陪嫁、送嫁。《左傳.僖公五年》:「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晉.杜預.注:「送女曰媵。」
- 名詞 侍妾。《后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衍娶北地任氏為妻,悍忌,不得蓄媵妾。」
- 名詞 古代陪送出嫁的女子和男子。《儀禮.士昏禮》:「媵御餕。」漢.鄭玄.注:「古者嫁女必侄娣從,謂之媵。侄,兄之子。娣,女弟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昔秦伯嫁其女于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文衣之媵七十人。」
|
媵字的基本解釋: 媵 yìng 古代指隨嫁,亦指隨嫁的人:“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古代稱姬妾婢女:妾媵。媵侍。 送,相送:“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 筆畫數:13; 部首:女; |
媵字的詳細解釋: 媵 yìng 【動】 (形聲。從女,朕(zhèn)聲。本義:指隨嫁,陪送出嫁) 同本義〖accompany〗 媵御馂。——《儀禮·士昏禮》。注:“古者嫁女,必娣姪從之,謂之媵。” 以媵秦穆姬。——《左傳·僖公五年》 又如:媵婢(陪嫁的婢女);媵從(陪嫁的女子);媵女(指侄娣從嫁者)。亦指以臣仆陪嫁。如:媵臣(古時隨嫁的臣仆);媵從(隨嫁的臣仆);媵御(古婚禮中男女雙方的侍從) 相送;致送〖give;present〗 媵,送也。——《爾雅》 媵布席于奧。——《儀禮·士昏禮》。注:“媵,送也。” 媵觚于賓。——《儀禮·燕禮》。注;“媵,送也。” 魚鱗鱗兮來媵予。——《楚辭·九歌·河伯》 媵有莘之婦。——《楚辭·天問》 媵 yìng 【名】 古代嫁女時隨嫁或陪嫁的人〖bridesmaid〗 從衣文之媵七十人。——《韓非子·外儲》 小妻〖concubine〗 且買妾納媵,因聘為資。——南朝梁·沈約《秦彈王源》 又如:媵侍(妾和婢);媵御(姬妾);媵嬖(寵妾) 庶賤者,服役的女人〖humbleperson〗 媵人持湯沃灌。——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媵婢(侍婢);媵母(普通婦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