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藪拼音,藪怎么讀,藪是什么意思,藪組詞,藪成語組詞
|
讀音:sǒu 拼音:sou |
筆劃:16 部首:艸 |
|
藪組詞
|
【藪】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藪 讀音: sǒu
- 名詞 草野、鄉野。晉.湛方生〈后齋詩〉:「解纓復褐,辭朝歸藪。」
- 名詞 人物聚集的地方。《書經.武成》:「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漢.蔡邕〈胡廣黃瓊頌〉:「惟道之淵,惟德之藪。」
- 名詞 密生雜草的湖澤、沼澤。《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國語.楚語下》:「又有藪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
【藪】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藪 讀音: sǒu
- 1 人物聚集的地方。 【組詞】:淵藪
- 2 密生雜草的湖澤、沼澤。 【組詞】:林藪
|
藪字的基本解釋: 藪 sǒu 生長著很多草的湖澤:藪澤。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藪。 指民間、草野:辭朝(ch俹 )歸藪。 古同“搜”,搜求。 筆畫數:16; 部首:艸; |
藪字的詳細解釋: 藪 藪 sǒu 【名】 (形聲。從艸,數聲。沼澤地帶多長草,故從艸。本義:湖澤的通稱。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澤) 同本義〖ashallowlakeovergrownwithwildplants〗 藪,大澤也。——《說文》 十藪。——《爾雅·釋地》。李注:“藪,澤之別名也。” 藪,物之歸也。——《國語·周語下》 度山林,鳩藪澤。——《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placewherefishorbeastgather;den;haunt〗 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書·武成》 山藪藏疾。——《左傳·宣公十五年》。注:“藪是草木積聚之處,近山近澤皆得稱藪。” 密邇奸藪。——郭璞《奏請平刑書》 叔在藪,火烈具舉。——《詩·鄭風·大叔于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