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螻拼音,螻怎么讀,螻是什么意思,螻組詞,螻成語組詞
|
讀音:lóu 拼音:lou |
筆劃:15 部首:蟲 |
|
螻組詞
|
【螻】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螻】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螻字的基本解釋: 螻 (螻) lóu 〔螻蛄〕昆蟲,褐色,有翅,前腳強化為挖掘足,能掘地,咬農作物的根。亦稱“天螻”、“蛞螻”、“土狗”;簡稱“螻”,如“螻蟻”(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螻) 筆畫數:15; 部首:蟲; |
螻字的詳細解釋: 螻 螻 lóu 【名】 (形聲。從蟲,婁聲。螻蛄。一種對農作物有害的昆蟲) 同本義〖molecricket〗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悲鳴。——《古詩十九首》 又如:螻蚓(螻蛄與蚯蚓);螻蟻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螻蟻之誠(自謙微誠之辭) 謂肉有臭味如螻蛄〖molecricket’ssmell〗。如:螻蛄瘡(瘰癘) 螻 螻 lóu 【動】 謂被蟻蛀蝕〖eat;borethrough〗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呂氏春秋》 螻蛄 lóugū 〖molecricket〗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螻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黃色。前足發達,呈鏟狀,適于掘土,有尾須。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吃農作物嫩莖。通稱“蝲蝲蛄”,有的地區叫“土狗子” 螻蟻 lóuyǐ 〖molecricketsandants—nobodies;nonentities〗螻蛄和螞蟻。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魚大矣,蕩而失水,則為螻蟻所制。——《韓詩外傳》 螻蟻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