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蝗拼音,蝗怎么讀,蝗是什么意思,蝗組詞,蝗成語組詞
|
讀音:huáng 拼音:huang |
筆劃:15 部首:蟲 |
|
蝗組詞
|
【蝗】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蝗 讀音: huáng
- 名詞 昆蟲綱直翅目蝗科動物的通稱。口器闊大,前翅黃褐色,后翅半透明,喜結群飛翔。后腳強而有力,善跳躍。種類繁多,以草食為生,少數會為害作物。俗稱為「蝗蟲」。
【蝗】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蝗 讀音: huáng
- 1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動物的通稱,約有五千多種。觸角為絲狀或劍狀,口器為咀嚼式,前翅革質,后翅膜質半透明。后足強有力,善跳躍,具后足腿節,內側有一排乳頭狀突起,與前翅基部徑脈相互摩擦而發音,聽覺器位于第一腹節兩側。植食性,尤嗜食禾本科植物。依其習性可分為遷移型及非遷移型兩類,遷移型的蝗蟲會因食物、生活習性、氣候等因素,體色由綠色或棕色轉變成黑褐色,成群遷移,啃食植物,造成蝗災。臺灣常見的蝗蟲有臺灣大蝗、條背土蝗、負蝗、稻蝗、棱蝗等。 △蝗蟲、蚱蜢
|
蝗字的基本解釋: 蝗 huáng 〔蝗蟲〕昆蟲,種類很多,軀體綠色或黃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適于彈跳,常常成群飛翔,是農業害蟲,亦稱“螞( mì)蚱”;簡稱“蝗”,如“蝗災”,“滅蝗”。 筆畫數:15; 部首:蟲; |
蝗字的詳細解釋: 蝗 huáng 【名】 蝗蟲〖grasshopper;locust〗。種類很多。一般指飛蝗,常成群飛翔。又名螞蚱。吃麥、稻、玉蜀黍等禾苗,是農業上的主要害蟲之一 蝗,螽也。從蟲,皇聲。——說文》 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呂氏春秋》 又如:蝗螟(蝗與螟。莊稼的兩種害蟲);蝗螽(即蝗蟲) 蝗災。蝗蟲造成的災荒〖plagueoflocusts〗。如:蝗雨(謂蝗群如雨驟至。極言蝗災之劇);蝗旱(發生蝗災及旱災);蝗孽(猶蝗災)。又叫“螞蚱” 蝗蟲 huángchóng 〖grasshopper;locust〗昆蟲,種類很多,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后翅寬大而柔軟,善于飛行,后肢很發達,善于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有的地區叫“螞蚱” 蝗鶯 huángyīng 〖grasshopperwarbler〗組成蝗鶯屬(Locustella)的若干東半球鶯之任一種,叫聲悅耳 蝗災 huángzāi 〖plagueoflocusts;locustpest〗成群的蝗蟲吃掉大量農作物的莖和葉而造成的災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