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盝拼音,盝怎么讀,盝是什么意思,盝組詞,盝成語(yǔ)組詞
|
讀音:lù 拼音:lu |
筆劃:13 部首:皿 |
|
盝組詞
|
【盝】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lái)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盝 讀音: lù
- 動(dòng)詞 下滲、過(guò)濾。《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清其灰而盝之,而揮之。」明.方以智《物理小識(shí).卷七.金石類》:「日月蒸入,盝之澄之,重者在下,鉛硝煎之,白金出矣。」
- 名詞 裝脂粉等物的小盒子。唐.白居易〈宿杜曲花下〉詩(shī):「籃輿為臥舍,漆盝是行廚。」《新唐書.卷一八零.李德裕傳》:「敬宗立,侈用無(wú)度,詔浙西上脂盝妝具。」
|
盝字的基本解釋: 盝 lù 過(guò)濾:“清其灰而盝之。” 干涸,竭。 古同“簏”,竹箱或小匣。 下滴。 筆畫數(shù):13; 部首:皿; |
盝字的詳細(xì)解釋: 盝 lù 【名】 盝子〖smalldressingtable〗。古代小型妝具。常多重套裝,頂蓋與盝體相連,呈方形,蓋頂四周下斜,多用作藏香器或盛放璽、印、珠寶 藍(lán)輿為臥舍,漆盝是行廚。——唐·白居易《宿杜曲花下》 動(dòng)詞。通“漉”。使水干竭〖dryup〗 清其灰而盝之。——《周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