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鐃拼音,鐃怎么讀,鐃是什么意思,鐃組詞,鐃成語組詞
|
讀音:náo 拼音:nao |
筆劃:11 部首:钅 |
|
鐃組詞
|
【鐃】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鐃 讀音: náo
- 動詞 攪擾。通「撓」。《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
- 名詞 樂器名:(1) 青銅制,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用以止息擊鼓。《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漢.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2) 銅制的打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清史稿.卷一零一.樂志八》:「鐃,笵銅為之,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鐃】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鐃 讀音: náo
- 1 樂器名:(1) 青銅制的打擊樂器,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用以止息擊鼓。 (2) 銅制的打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 【組詞】:鐃鈸
|
鐃字的基本解釋: 鐃 (鐃) náo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比鈸大。 古代軍中樂器,像鈴鐺,但沒有中間的錘。 筆畫數:11; 部首:钅; |
鐃字的詳細解釋: 鐃 鐃 náo 【名】 樂器名〖bigcymbals〗 鐃,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從金,堯聲。——《說文》 鐃,鈴也。——《廣雅》 以金鐃止鼓。——《周禮·鼓人》。注: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辨鼓鐸鐲鐃之用。——《周禮·大司馬》。司農注:“讀如讙嘵之嘵。” 銅制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如;鐃歌(軍中樂歌;泛指軍歌);鐃挽(鐃歌和挽歌) 古代擊樂器。形制與鈸相似:唯中間隆起部分較小。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聲。如:鐃鈸(一種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銅缽);鐃管(鼓吹中的橫笛) 鐃 鐃 náo 【動】 通“撓”。擾亂〖disturb〗 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莊子·天道》 通“譊”。喧囂〖argue;debate;clamour;hulabaloo〗 今年尚可后年鐃。——《后漢書·五行志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