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拼音,肯怎么讀,肯是什么意思,肯組詞,肯成語組詞
|
讀音:kěn 拼音:ken |
筆劃:8 部首:月 |
|
肯組詞
|
【肯】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肯 讀音: kěn
- 副詞 那里、怎么。表示反問的語氣,相當于「豈」。唐.岑參〈梁園歌送河南王說判官〉詩:「當時置酒延枚叟,肯料平臺狐兔走。」唐.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
- 動詞 愿意、樂意。《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唐.杜甫〈哀王孫〉詩:「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 動詞 許可、答應。 【組詞】:「首肯」、「他不肯讓我辭職。」《國語.晉語四》:「楚眾欲止,子玉不肯。」
【肯】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肯 讀音: kěn
- 1 愿意。 【組詞】:不肯虛心學習,就難有進步。
- 2 答應、同意。 【組詞】:不知媽媽肯不肯讓我出去玩?
【肯】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肯 讀音:
- 1 肯定:A>正面推許、認定。 【組詞】:「長官肯定此次的成果。」B>確定不移。 【組詞】:「他肯定會來。」
- 2 許可、答應。 【組詞】:「首肯」、「老板不肯讓我辭職。」
- 3 愿意、樂意。 【組詞】:「肯干」。
|
肯字的基本解釋: 肯 kěn 許可,愿意:首肯(點頭答應)。 骨頭上附著的肉:肯綮(qīng )(筋骨結合的地方,喻重要的關鍵)。中(zhòng )肯(喻言論正中要害)。 筆畫數(shù):8; 部首:月; |
肯字的詳細解釋: 肯 肎 kěn 【名】 (會意。小篆字形從肉,從冎(guǎ)省。本義:著骨之肉)同本義〖fleshattachedtobone〗 肎,骨間肉肎肎著也。——《說文》。俗字誤作肯。 技經肯綮之未嘗。——《莊子·養(yǎng)生主》 又如:肯綮 肯 kěn 【動】 假借為“可”。表示應允,同意〖agree;consent〗 太后不肯。——《戰(zhàn)國策·趙策》 留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又如:勸說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認(認可,同意);肯可(贊成,同意);肯首(點頭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應允親事) 愿意,心甘情愿、樂意〖bewillingto;bereadyto〗 莫肯我顧。——《詩·魏風·碩鼠》 客肯為靖郭君末寡人乎。——《戰(zhàn)國策·齊策》。注:“猶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傳·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擊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明·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大將軍仁慈不肯發(fā)令。——《廣東軍務記》 又如:肯干;他肯嗎?肯吃苦;肯心兒(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順心);肯道(愿意) 肯 kěn 【副】 恰恰〖just〗。如:肯分(恰恰;湊巧) [方言]∶表示時常、易于〖often〗 你又拿我作情,倒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紅樓夢》 又如:這幾天肯下雨 肯板 kěnbǎn 〖slab〗從做成方的或準備鋸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規(guī)則的邊材 肯不肯 kěnbukěn 〖Areyouwillingornot?〗愿意不愿意 他肯不肯來 肯定 kěndìng 〖affirm;approve;assert〗∶對事物持確認的或贊成的態(tài)度。與“否定”相對 肯定成績 〖bepositive;besure〗∶有把握;無疑,有信心,有理由確信 你肯定會受到歡迎 〖decide〗∶確定 他們的關系還沒有肯定下來,還談什么結婚呢 肯定 kěndìng 〖certainly;undoubtedly;definitely;surely〗毫無疑問;必定 肯定能增產 肯尼亞 Kěnníyà 〖Kenya〗肯尼亞共和國位于非洲東部,地跨赤道,東南臨印度洋。面積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內羅畢 肯綮 kěnqìng 〖meatjoints;crux;key〗筋骨結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關鍵 深中肯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