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毌拼音,毌怎么讀,毌是什么意思,毌組詞,毌成語組詞
|
讀音:guàn 拼音:guan |
筆劃:4 部首:毋 |
|
毌組詞
|
【毌】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毌 讀音: wú
- 名詞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名詞 姓。如晉代有毋雅。
- 動詞 沒有。通「無」。《墨子.非命上》:「言而毋儀,譬如運鈞之上而立朝夕者也。」《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身自持筑臿,脛毋毛。」
- 副詞 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勸誡的意思。 【組詞】:「毋忘在莒」。《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 副詞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韓非子.說林下》:「以我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傳》:「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
【毌】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毌 讀音: wú
- 1 沒有。通「無」。
- 2 不要。表示禁止或勸誡的意思。 【組詞】:毋忘在莒
|
毌字的基本解釋: 毌 guàn 古同“貫”。 古地名。 姓。 毌 wān 古通“彎”:“士力能毌弓。” 筆畫數:4; 部首:毋; |
毌字的詳細解釋: 毌 guàn 【動】 貫穿。后作“貫”〖penetrate〗 毌,穿物持之也。——《說文》 通“彎”〖bend〗 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史記·匈奴列傳》 毌 guàn 【名】 古地名〖Guànstate〗。即“毌丘”。在山東省曹縣南 〖宣公〗與鄭會于西域,伐衛,取毌。——《史記·六國年表》 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