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頻繁發生的異常洪水位現象給渭河下游防洪增加了困難.
2:在采石磯岸段的巖壁上也存在著高程大致相當的水位痕跡,反映出是保存在長江南岸巖壁上的區域性洪水位遺跡。
3:采用改進的諧波回歸算法,對閩江竹岐站年最高洪水位序列進行周期識別和分析論證。
4:背河淤背區寬度規劃為100米,與臨河設計洪水位同高,以保證堤身不再發生漏洞和脫坡。
5:研究表明,貝丘遺址的高程可作為稀遇洪水位的參考上限,對此,還通過地貌方法進行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