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手觀音造像位于大足寶頂山石刻區(qū)大佛灣南巖,開鑿于南宋年間,為我國最大的集雕刻、彩繪、貼金于一體的摩崖石刻造像。
2:南宋時代,淮河是宋朝防御金蒙的前線,也是邊防布置的主力所在。
3:他先在越中的稽山書院設(shè)館講學(xué),招收紹興八縣及湖廣直隸、南贛等地學(xué)子數(shù)百人入學(xué)聽講,郡南宋大吉也拜他為師。
4:這是一首詩人林升用來譴責(zé)南宋朝廷在國家多難的時候,卻在杭州過著醉生夢死生活的諷喻詩。
5: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課題撰稿人江小濤、梁建國介紹,南宋秦檜身為宰輔,貪得無厭,開門受賄,吏部甄選的官員必先要給秦檜送足錢后才能正式上任。
6:南宋末年,朝野上下奸臣當(dāng)?shù)?外有金朝、西遼、大理、西夏、吐蕃以及逐漸強大的蒙古威脅,實乃內(nèi)憂外患,亂世之秋也。
7:柳浪聞鶯距清河坊近在咫尺,戚兄介紹說;這里原本是南宋的御花園,是宋孝宗為奉養(yǎng)宋高宗所建。
8:自岳飛死后,南宋的半壁河山也岌岌可危了。
9:難道,南宋朝廷就沒有責(zé)任嗎?如果不是南宋朝廷昏庸腐敗,只想著茍且偷安,有強大的軍隊抵抗金兵。
10:大宋南遷,是謂南宋,當(dāng)權(quán)者茍且偷安,不思進取,無力恢復(fù)中原。
11:南宋偏安江左,當(dāng)權(quán)者在這里茍且偷安。
12:的六朝神道柱,南宋工匠極有可能像削甘蔗一樣把上半部分的石皮鑿去磨平,做成碑的樣子,再將碑文刻在上面,于是這段六朝石刻就改頭換面成了南宋墓碣。
13:之亂、殘?zhí)莆宕⑺文?b style="color:red;">南宋末、明末、天下土崩瓦解,便會有大批難民,扶老攜幼,杖履相隨,從北方逃亡廣東,其中不少是中原的豪門大族、宿學(xué)舊儒。
14:終點靠岸碼頭名曰四喜亭碼頭,據(jù)民間傳說,南宋最后一位宰相留夢炎為祝賀自己“皇榜提名、洞房花燭、他鄉(xiāng)遇故交,久旱逢雨露”人生四大喜而建了四喜亭。
15:河南宋基會的公然欺誑,給了公眾一個重溫歷史文化的機會,從此人們將不再對指鹿為馬的故事嗤之以鼻,因為它很可能在身邊真實地上演。
16:這給了蒙古人大興文字獄的借口,這位才華橫溢的南宋末代皇帝有口難辯,最后被賜死,終年53歲。
17:南宋小朝廷仍舊沒有希望,官員們整天在殘山剩水間行樂。
18:南宋時與廣州并駕齊驅(qū)成為全國的兩大商港。
19:避實擊虛、以逸待勞、聯(lián)宋滅金,且隱含的策略為假道滅虢,南宋亡也。
20:南宋小朝廷建都杭州,守著半壁江山,不思收復(fù)滄陷于金兵的北方大片國土。
21:自岳飛死后,南宋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了。
22:這一年,北宋帝國滅亡,風(fēng)雨飄零,百孔千瘡的南宋王朝建立。
23: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南宋讀書人對蘇東坡推崇備至,學(xué)者以研究蘇東坡為榮,蜀人更是對蘇東坡敬若神明。
24:濟公原本只是南宋臨濟宗的一位異僧,在南宋杭州濃郁的羅漢信仰氛圍下,他圓寂后不久便被傳說為五百羅漢轉(zhuǎn)世。
25:南宋紹興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xué)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
26:宋亡,粵籍讀書人與南宋遺民無比悲痛、憤懣,他們隱跡埋名,遁居山林,無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粵省亦幾無一人中進士者。
27:南宋末年日苯處于源平時代,其間忍術(shù)已現(xiàn)雛形,但中原武功路數(shù)多如牛毛,小小忍術(shù)縱是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恐怕也不能在中原武林出頭露臉。
28:當(dāng)時,金兵南侵,生靈涂炭,南宋政府又不恤民情,誅求無厭,人民走投無路,紛紛舉行起義。
29:用南宋人周密的話說:就像做了一場夢,太美了。
30:而且按照南宋時期周密在《齊東野語》書中的描述,說是銅人全像以精銅為之,腑臟無一不具。
31:南宋臨安城南的一座小村之中,一人正自低聲吟哦,聊以自遣,所吟誦的,便是朱敦儒的這首《水龍吟》。
32:相傳南宋紹興年間,抗金名將岳飛在北方指揮抗金戰(zhàn)爭,正在乘勝前進之時,奸臣秦檜要挾高宗連續(xù)發(fā)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都城臨安(今杭州)。
33:自此,蒙古后退,以東京為界,秋毫不犯,蕭月生之威,實令他們心驚膽戰(zhàn),有如此之能,若是想滅一城,怕是無人能擋,實不敢再招惹南宋。
34:鄭所南的露根蘭隱喻南宋疆土淪失的黍離之悲,正是自我寫照。
35:從實物證據(jù)來說,江蘇武進村南公社南宋墓中發(fā)現(xiàn)的鏡箱上配有兩只抽屜,最有力地昭示,在宋代,木制家具上不僅安設(shè)抽屜,而且相關(guān)技術(shù)運用嫻熟。
36:不僅如此,他還制造黨禍,打壓政敵,在他當(dāng)宰相的18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到他的打擊和陷害,使南宋王朝變得十分黑暗腐敗。
37:南宋岳飛英勇抗金,連戰(zhàn)連勝,后來因秦檜陷害,功敗垂成,含冤而死。
38:無獨有偶,筆者日前赴廣東出差,也目睹一處幽默景觀:在海邊,有一座南宋末代皇帝趙墓。
39:南宋的統(tǒng)治者,面對殘山剩水,不思勵精圖治,而是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
40:該畫是南宋院體畫中的上乘佳作,十分精致入神,充分展現(xiàn)出水荷花清新美麗的外貌。
41:南宋初年大元帥岳飛,精忠報國卻被秦檜所害,老百姓為了唾棄秦檜,就用春餅和“油炸檜”。
42:如果長江天塹不能固守,則南宋政權(quán)將危在旦夕。
43:游人在樹影婆娑的古道上匆匆而過,卻鮮有人知道它的故事——南宋時期,逃難的少年皇帝趙昺曾路過此地,并掬飲泉水解渴,摩崖石刻“圣泉”因此得名。
44:內(nèi)廠自從兼并了南宋特務(wù)組織按察司,實力大增,現(xiàn)在采用的是鷂鷹通信,比軍隊的舟船車馬快的多,故此時看的只是內(nèi)廠簡報,正式軍報估計還沒出潼川府呢。
45:南宋辛棄疾繼承發(fā)展了蘇軾對詞進行的改革,所以送別友人也成為稼軒詞的主題之一。
46:林沖也不客氣,沖著王進一抱拳朗生說道:我等坐在這里守株待兔不如主動出擊,這樣即可以消滅西夏的主力,也可以為我們收復(fù)南宋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47:酒是激發(fā)軍隊士氣的古老方式,也是岳家軍和南宋軍隊的重要財源。
48:高宗六年,在南宋已初步站穩(wěn)腳跟,韓世忠在大儀、高郵大戰(zhàn)中大破金軍后,粘罕才不得不親自找到王倫,坐下來談起議和的具體條件,并讓其回南宋商議。
49:由于南宋王朝當(dāng)權(quán)者軟弱無能,辛棄疾自感無力回天而憂憤成疾。
50: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51:趙鼎字元鎮(zhèn),是歷史上有名的南宋抗金名相,極力反對議和,并且薦任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lǐng),有效地組織軍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但最終被秦檜迫害致死。
52:南宋詩人陸游臨終前還念念不忘收復(fù)失地。
53:多年的宦途生涯,使他早就了解南宋皇帝及滿朝文武大臣昏庸怯懦、醉生夢死、荒淫無恥的內(nèi)幕。
54:狼狽逃竄的南宋小朝廷處在金、夏、吐蕃、大理以及漢奸政權(quán)大齊的重重包圍中,奴顏婢膝,以延殘喘。
55:西湖景觀,如南宋時期即已形成的西湖十景是中國最為完整的早期名勝。
56:如金朝的女真統(tǒng)治者為了發(fā)動對南宋的掠奪戰(zhàn)爭,賦稅有增無減,“名目煩細(xì),不可殫述”。
57:南宋時,西湖邊有一所曲院,專為宮廷釀制美酒。曲院前面種植了許多名貴的荷花。
58:南宋王朝偏安一方,茍且偷安,不謀收復(fù)國土,只是貪圖享樂,結(jié)果只能是加速滅亡。
59:南宋統(tǒng)治者面對敵人的無理要求,一味割地求和,甚至殺害主戰(zhàn)派將士,這種做法等于是自取滅亡。
60:南宋六陵的周邊還有大小數(shù)百陵墓,埋葬著宋室的皇子、王爺、王子、公主、郡主、以及功勛大臣。
61:南宋統(tǒng)治者在遷都后絲毫沒有憂患意識,仍是迷戀于聲色犬馬中。
62:殿下盡可對南宋小兒畫餅充饑,時常派人籠絡(luò)并監(jiān)控其動向,最好在他身邊安插一名臥底,了解其真實心思。
63:此人雖然刻薄寡恩、茍且偷安,還寵信奸佞、殘害忠良,但到底還是靠他方才建立起了南宋王朝的根基,讓華夏衣冠不至于徹底泯滅在金人狼牙棒之下。
64:南宋著名史學(xué)家鄭樵不但精通經(jīng)史百家之說,而且對本草學(xué)深有研究。
65:梅子青是南宋龍泉窯創(chuàng)制的杰出青釉品種。
66:德?元年(1275年),元朝兵馬大舉進攻南宋,兩淮地區(qū)情況更加緊急,李氏幕府分崩離析,幕僚紛紛辭職,唯獨陸秀夫臨難不懼,與李庭芝同舟共濟,誓死抗敵。
67:南宋文人吳自牧《夢梁錄》(卷19)記載,“紹興間,楊沂中因駐軍多西北人,是以于城內(nèi)外,創(chuàng)立瓦舍,招集妓樂,以為軍卒暇日娛戲之地。
68:在南宋人的文集中,大量記載了南宋人對薦舉之弊的議論,并尋求治弊的良藥。
69: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jīng)典禮記中的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匯集一起刊刻,合稱四書。再加上先秦的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jīng)。
70:這件朱漆戧金人物花卉紋長方盒,1977年出土于常州武進村前的南宋墓,為國家一級文物。
71:三路大軍齊驅(qū)并進,遙相呼應(yīng),南宋一舉可滅。
72:四庫館臣說,“其文詞閎肆辨博,凌厲無前”,“在南宋諸儒中,可謂銜華佩實”,“豪邁駿發(fā),而不失作者典型”。
73:文天祥這一次出使,一反以前南宋使節(jié)的奴顏脾膝,茍且偷生的態(tài)度,捍衛(wèi)了民族的尊嚴(yán),表現(xiàn)了寧死不屈的高尚民族氣節(jié),譜寫了一曲流芳千古的民族正氣之歌。
74:南宋末年,上海港已是“人煙浩穰,海舶輻輳”,此時始有“上海鎮(zhèn)”。
75:文天祥輾轉(zhuǎn)回到永嘉,面對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心中感慨萬千。
76:只可惜宋王朝太倒霉了,遼、金、蒙古,一個比一個厲害,西邊還有西夏、吐蕃諸部,最終南宋抵抗蒙古抵抗了幾十來,還是在涯山徹底覆滅,令人扼腕長嘆。
77:由宋入元的重要詞家尚有張炎、周密,王沂孫等,隨著南宋王朝的覆滅,他們哀怨衰颯的詞作成了宋詞的尾聲余韻。
78:南宋的覆滅,顯然是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自取滅亡的結(jié)果。
79:這座府邸本是南宋光王府,內(nèi)里亭臺樓舍,花園小湖什么的挺有雅意,楊曉峰知道耶律楚材附庸風(fēng)雅,特意給留了。
80:北宋、南宋末年的政府,雖然腐朽,但還沒有不問青紅皂白對人民大肆屠殺、搶掠。
81:北宋、南宋末年的政府,雖然腐朽,但還沒有不問青紅皂白對人民大屠殺、搶掠。
82:宋元的借古諷今南宋時期,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民眾抗金熱情高漲,而南宋朝廷卻懦弱無能,茍且偏安。
83: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一個時代的民俗事象往往更能真實地反映出社會的原貌,審知四方風(fēng)俗的范成大在“三錄”中描繪了南宋四極之地的多樣風(fēng)土人情。
84:始于南宋的燈謎,生動活潑,饒有風(fēng)趣。
85:下午3時,西曬的暖陽灑進書房,頭發(fā)花白的林正秋推了下眼鏡,翻閱案上的《武林舊事》、《夢梁錄》,開始緩緩講述南宋時百姓過年的場景。
86:據(jù)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稱,日前在解放閣改造片區(qū)舜井街工地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件珍貴的南宋龍泉窯琮式瓶和“濟南酒使司”瓷片。
87:康王趙構(gòu)孤身一人,缺兵少將,被金兵追得四處流竄,居無定所,卻為何能建立起了南宋皇朝,與金國對峙,保護住漢人最后的半壁江山。
88:南宋慶元初,曾從龍任晉江縣學(xué)教諭,慶元五年殿試時,他旁征博引,對答如流,宋寧宗贊不絕口,點其為狀元。
89:藏家斷定,它是南宋的鐵錐刀,目前未見其他同類器物。
90:南宋詞人陸游說:“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陸游哪里知道現(xiàn)代的少年啊,“不識愁滋味”的時間似乎總是那么短暫,一眨眼,愉快的童年很快就過去了,剩下的則是升學(xué)壓力帶來的煩惱。
91:就說南宋那位左丞相兼樞密使吳潛吧,他為官40余年,敢于直言,對朝中大大小小的奸佞人物總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打擊,即使對皇上的過失,也敢正言直諫。
92:秦會之以南宋丞相之尊,勢傾朝野,貴極人臣,如今又如何?
93:南宋時,在松陽任儒學(xué)教諭的杭州人俞德過世后,兒子俞義護送靈柩回杭,路過這里投宿時,停放在溪邊的靈柩被紫藤纏繞起來。
94:他的皮膚很白,就像絕大部分的南宋文人一樣;但因為皮膚白,俊美的五官看起來便份外鮮明,尤其是雙唇,幾乎像涂了胭脂般紅潤。但他相貌雖然美,卻絲毫沒有女氣;尤其是那雙眼睛,看起來既聰明又驕傲。
95:南宋皇城經(jīng)元兵的一把大火,將九里皇城灰飛煙滅,世人只能從史記里捕捉到雪泥鴻爪。
96:論文以多種文獻為依據(jù),對于南宋著名詞人盧祖皋的籍貫問題進行了詳細(xì)的考察、辨別、分析,從而認(rèn)為將盧定為邛州蒲江縣人乃是一種誤讀,盧當(dāng)為溫州永嘉縣人。
97: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譽地位較低,官方多次詔令貶斥。
98: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gòu)避難江南,奠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