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系如何?”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問。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2:古代的女子總是足不出戶,在家里繡花,學習琴棋書畫,讀萬卷書,相夫教子,卻很少有女子行萬里路的。
3: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心源造化融合為一,達物我兩忘之境,方能心手相應,意到筆隨,臻于化境。
4: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可俗話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說,決定自己命運的往往是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別人的三言兩語。
5: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青山綠水可以放飛疲憊的心靈,異鄉風情能夠充實美麗的人生。世界旅游日,愿你享受旅游的快樂,感受人生的幸福。
6:很多名垂青史的往圣先賢,既是情系蒼生、滿腹經綸的思想者,又是行萬里路、建百世功的實踐家。
7:井底之蛙:老師對我們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要做井底之蛙。
8:老師對我們說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要做井底之蛙。
9:我們要立志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10:可繁忙的現代都市人,不但沒時間看書,就連行萬里路,也要東拼西湊攢假,卻還是因時間緊迫,只夠在景點前擺拍。
11: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上海旅行家余純順的事跡報道,他覺得,這與他“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撰寫天下山水風情”的想法不謀而合。
1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不可偏廢.
1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養浩然之氣,謂儒之性;悲天憫人,修身養性,在頓悟之中,謂禪之境;大道通天,步履維艱,若無中生有,謂道之韻。
14:讀萬卷書,寄情學問之間,方知學之浩渺淵博,問之精準巧妙。行萬里路,寄情山水之間,方知山之渾厚秀挺,水之綿延悠長。愿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萬象事!
15:受家庭文化熏陶,胡經之自幼便立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宏志。
16: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團隊永遠大于個人。
17:育人讀萬卷書,始終有用,敬業行萬里路,必有收獲。
18:我倒是覺得柯林伍德所說的“身臨其境”研究法頗有道理,讓我想到司馬遷“行萬里路”的經歷。
19:書中年歷有黃金屋,我們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書如饑似渴地吸取營養,豐富自己也美好人生。
20: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
2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名言,給了我深深的啟示,并使我受益匪淺。
22:楊兄果然是好志向,只是這行萬里路可得花不少的腳錢盤纏,卻是不知楊兄的這萬里路該如何走法?
23:問路才不會迷路,但人生最怕的是問錯了人,問錯了路。成功不一定都要自己去摸索,但必須善于學習別人的經驗。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踏著成功者的腳印走!
2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樣樣精通樣樣稀松。
25:教師應該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閱歷。不一定將名山大川都走遍,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其價值是一樣的。
26:哦,今日孩兒收到一封敬琪寄來的信,靜極思動,孩兒心想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看民間是否有疾苦,驗證一下書上所說,再看看大明朝的大好山河……
27:青春只是在旅行的時候才會有光彩的。什么是讀萬卷書,什么又是行萬里路?當你真正這樣履行了的時候,當你真正的坐擁萬卷書曲行萬里路的時候,你便會知道,那個曾經幼稚的你其實已經遠去,因為青春來了。
28: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登名山大川,賞名勝古跡,覽奇異風光;忘工作繁忙之累,陶天地廣闊之醉,走出小家門,游覽大世界。世界旅游日,祝你游覽愉快!
29:啊,故鄉!讀萬卷書怎么也讀不完你的美麗,行萬里路怎么也走不完對你的暢想。你的美麗和善良早已打入我的行囊,相伴我四海為家。
30:讀萬卷書,讀懂了你高尚的情懷,行萬里路,明白了你無私的精神,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節,祝天下老師節日快樂。
31:“非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加以深思之后,實在不應粗心浮氣,亂發議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