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專家分析,該祭壇為北宋末年所建,仿北斗七星之形狀,在兩山之間開鑿山石建成,道教人士稱之為“鳳凰池”,為古代求雨、消災祈福之用。
2: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3:張果老,原名張果,和呂洞賓、鐵拐李、漢鐘離、曹國舅、藍采和、韓湘子、何仙姑并列為道教八仙。
4:這種和諧既是求得生命完善的一種手段,也是道教所有生命理論的最終指歸。
5:而在山東,道教盡管沒有其至高至上規格,卻也有自己獨特之處。
6:唐武宗本來就信奉道教,喜好修煉,對趙歸真極為寵信,拜他為師。
7:當時,疾病在底層民眾的心里就是神鬼作怪,道教治病救人的方法自然也是以作法驅鬼為主。
8:其一,天道教一開始就是以改變這世道的目的來準備的,想盡一切辦法來增強實力,哪怕襲擊官軍在所不惜,獲得了大量軍資。
9:五朵山素有北頂之稱,與武當山的南頂遙相呼應,被譽為“中原第一靈水福地”,積淀了深厚的道教文化。
10:清城道教以此為借口,開始清除佛教中的敗類,以此發展壯大自己,并在江湖引起了血雨腥風……
11: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龍伏虎的故事。
12:賈老道的到來,最高興的非虎子莫數了,虎子幾乎是拉著賈老道的手,問長問短,期間還聊到了李家村的那件事情,聊到最后虎子甚至還嚷著要賈老道教他兩手。
13:即使他強行給唐僧恢復記憶,取經也不可避免,只是換個人去而已,而且道教也會威信掃地,所以只好按照準提的設計,讓事情繼續下去了。
14:孫恩軍雖是聲勢浩大,惜乎部下諸將皆為五斗米道教徒,除用宗教迷惑人外,絕少遠見卓識之輩。
15:自南北朝以后,”妖道”也成為另類道士的代名詞,與道教發展如影隨形,至今仍然存在于很多國人的心目中。
16: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于,經常改變信仰。
17:爹爹常說,華下天府是文化禮義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仁義和愛。
18:這是一個儒道成圣的故事,儒家教化萬民,道家替天行道,此時佛教大興、道教贏弱、百家艱難、十國相爭,巫妖虎視眈眈,蠻族屠城作亂。
19:通天教主聽了,不由轉身一望,果不其然,剛才收入網內的一班道教門人,一個個欣欣喜喜,行所無事的立在那邊觀陣。
20:北宋末年,中原各地流民作祟草莽橫生,道教神霄派趁亂崛起,蠱惑人心,禍亂朝綱,雄踞中原腹地以謀篡逆。
21:武當山風光旖旎,山川秀美,靈氣充裕,為中國道教圣地。
22:我們還有道教當中洞天福地玉笥山,同時是洞天和福地的非常少見,這也是旅游開發的重要景點。
23:在這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案件中,通過剝繭抽絲,言寧找到了兇手獄醫埃農和陰謀者吳心正,以及鄒正道教授,而主謀是11頭子郎爾格先生。
24:有時候有問題總比沒問題好,現在道教式微,都到了存亡絕續的危機關頭,再抱著陳規不肯放,那只有消亡一途了。
25:王母娘娘在漢代時成為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長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對長生的追求。
26:在道教傳說中,東海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人們到了這里就能夠實現“長生不老”的愿望。
27:俞副校長教到我們這一屆,都不知道教了多少學生了,還是不厭其煩,每個知識點都很細致地教過去。
28:現如今道教是國教,佛教也是大興,這些也是必考科目,想考中必須放下成見,熟讀經義,好在縣試并不會考太偏太難的,博聞強記足以。
29:他依據華嚴宗圓融無礙之說,著力提倡儒釋道三教一致,認為儒教明乎仁義禮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誘群迷;道教則寂默恬淡,無貪無愛。
30:道教對“長生久視”的努力,基督教對“永生”的追求,既是人類對生命永恒的無限向往,也是對生命的終極關懷。
31:本文認為,漢闕非獨為漢代建筑藝術的形式,更重要的還在于,它是早期道教所追求的仙界的象征符號和人仙兩界交通的神學媒介。
32:陳寅恪說道教起源于濱海地區,因此李白寫“日月照耀金銀臺”,全是海市蜃樓的景觀,他的想象力、思維方式,跟王維沒法分享。
33:我知道,不用鉤兒釣魚也許是幾個世紀前由道教的姜太公首開先河的,但姜太公肯定不會想到,有一天我會在萬里之遙的危地馬拉用改良版的姜氏釣魚法垂釣。
34:杜光庭喜好詩文,而且經常用神異故事來闡釋道教,因此“道家經懺俱杜光庭所撰,多設虛誕,故云杜撰”。
35:他醉心且沉溺其中的,是道教修煉內丹、外丹的長生之術,以及醮祀、扶箕一類的求仙活動,走的是偏峰,學的是邪門。
36:分析心理學與道教內丹:回應榮格對“太乙金花宗旨的評論”。
37: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
38:扶乩,是我國道教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箕、抬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謂卜以問疑。
39:麗江洞經音樂傳承方式有譜傳,納西族用中國傳統樂譜“工尺譜”記錄唐宋元詞曲音樂及道教科儀音樂。
40:對于此類小說的產生,究其因,則不得不從先民原始思維、道教神仙思想、現實危機三點入手。
41:此文學形象的演變既形象詮釋了方仙道向神仙道教演進的規律,亦集中反映出方士小說與道士小說之間的嬗遞關系。
42:正因其山色秀麗,傳說這里是神靈之宅,歷史上眾多的道客羽士來隱居修持,故而被譽為中國道教的“洞天福地”。
43:隆平侯張信等率30萬眾進駐武當山,以14年之功,興建武當宮殿,形成9宮8觀、30庵堂、72巖廟、39座橋梁的巨大工程,構成龐大的道教建筑群。
44:明朝十六帝中,除了明武宗信奉藏傳佛教以外,都信奉道教,明代宗、明憲宗、明孝宗、明世宗都曾任命道士為禮部尚書。
45: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中國本土道教,薩滿教,東正教基督教和納西族人民的東巴教。
46:作為一個多才多藝的道教徒,華佗受到贊譽如潮,他不追求名利,而且多次謝絕了給他提供的官位。
47:但從長遠來看,幼兒被教師的這一套弄疲憊后,知道教師的套路,即教師只是嚇唬嚇唬自己,警示的作用也消失了。
48:九爺,貧道幼年沖犯了歲星,所以舍棄千金之家,披發入山,訪明師于武當,窺道教之精妙,如今已三百年矣!上通天宮,下達人情,貧道無所不曉。
49:張果老、鐵拐李、何仙姑、鐘離權、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和曹國舅是我國民間喜聞樂見,廣為傳頌的八位道教神仙。
50:戒律是道教約束道教徒的言行,防止違反教規的行為準則。
51:探訪道長道姑道教音樂學習生活。
52:天地生養萬物,大道教化萬物,萬物卻不知感恩,貪心無厭,哪還能得長生?除非老天是個傻子。
53:該建筑群前殿供有道教祖師純陽真人呂洞賓的塑像,殿內錦帳繡詩一首:金爐添炷降真香,呂祖宮內步虛長。
54:蓬溪縣高峰山的“天下第一”老子塑像和道教八卦迷宮、寶梵寺壁畫,射洪縣的金華山、平安寨等景區都值得一看。
55:不僅有規模宏大的佛教雕刻群,還有道教和儒家塑像群,這在中國早期各代石窟群中是罕見的。
56:原為道教三清塑像,后被佛教改成三世佛.
57:坐落在海珠區漱珠崗的純陽觀,不只是一處風景優美的道教圣地,事實上它曾是嶺南畫派祖師的寓所。
58:恒山位于大同市渾源縣境內,不僅是中國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還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59:以期將鶴鳴山打造成為世界道教的朝圣地,為蕓蕓眾生營造一方道家康復養生的福澤之地。
60:這里風景獨特,風光迷人,既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又有淳美的生態自然資源,被譽為“祈福圣地、休閑之都”,是“中國油茶之鄉”和“中華蜜峰之鄉”。
61:你似乎認為宗教可以不與神掛上鉤吧?比如日本的神道教?
62:一百零八、道教文獻所言“圣功”實際上是一種道德養生理論,盡管其中存在某些神秘因素,但所包含的“勸善修德”理念卻具有積極意義。
63:其文化構成蕪雜,但其核心是道教的仙人神話,秉承了道教文化的羽化登仙的思想,祈夢是何氏九仙信仰最具特征的內涵,其盲人形態正是祈夢文化的一種外化形式。
64: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道教可以看做是最早的一種主張“修身養性,順應自然,清靜無為”的宗教,眾多道家高人名士莫不淡泊于世俗名利,而追求一種參玄悟真的超凡境界。
65:前言:道教“祝由符咒”起源于巫術,后世用以為人治病時,又體現出一定的實用價值。
66:道教“祝由符咒”起源于巫術,后世用以為人治病時,又體現出一定的實用價值。
67:“醫道相通”啟示我們道教文化對中醫養生思想有一定影響。
68:高廟內供奉著佛教、道教以及中國民間信仰的各類偶像。求主耶穌的真光消除此廟的假神勢力。
69:他們宣揚偶像神異,誘惑愚民,和道教同樣不足為訓。
70:如在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它的世俗欲念十分濃厚,它關心的不是死后進入另一個世界的生活,而是如何長生不老和升仙之道。
71:道教追求修練成仙,因而其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壽命的天神就是壽星,又稱南極仙翁,南極真君。
72:青城山可謂道教勝場,人流摩肩接踵,更重要的是,它深得名人雅士、丹青妙手的喜愛,因此自古及古今名人履及此地者可謂絡繹不絕。
73:唯有太武皇帝例外,他迫害佛教徒,并支持道教.
74:以后,該書的內容頗為張角所用,不僅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而且也開啟了漢晉時期道教的建立和以“興國廣嗣之術”為主旨的道教由民間信仰逐步走向國教的發展歷程。
75:道教文獻所言“圣功”實際上是一種道德養生理論,盡管其中存在某些神秘因素,但所包含的“勸善修德”理念卻具有積極意義。
76:20年來,他們每個禮拜天都去聽那位著名傳道教士講道.
77:通過嫁接一個插枝到存活的樹根上對樹進行克隆并不是什么現代科技。但是在日本的神道教信仰之中,克隆有一些精神上的麻煩。
78:道教殿宇非常華麗精美,在屋脊和拱梁上通常裝飾有大量神仙雕像以及傳統吉祥圖案,例如盤龍和陰陽魚等。
79:佛教天臺宗發祥地,道教南宗創立地,活佛濟公降生地,詩僧寒山子隱居地,唐詩之路目的地,徐霞客游記開篇地……
80:長洲街坊稱太平清醮為“打醮”,它其實是一場中國傳統的道教活動。
81:在日本,佛教是僅次于傳統民族宗教神道教的第二大宗教。近些年由于佛教受歡迎程度急劇下降,眾多寺廟都面臨著財政困難。
82:司馬承禎汲取儒家的正心誠意和佛教的止觀、禪定學說,闡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論,認為‘神仙亦人‘。
83:道教文化區結合了道教“一元初始、太極兩儀、三才相和、四象環繞、五行相生、六合寰宇、七日來復、八卦演易、九宮合中”的文化概念,依山而建。
84:與統治者不遺余力地提倡道教的舉動相呼應,唐代社會形成了一股求道學仙、追求長生久視的社會風氣和美學風氣。
85:文昌閣座北面南,與文峰山頂魁星樓遙遙相對,魁星點狀元,文昌主仕途,其內涵融為一體,這種互應式道教建筑,在全國也實屬罕見。
86:鶴山是嶗山余脈,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有遇真宮、老君爐、摸錢澗、升仙臺、聚仙門等道教古跡。
87:道教這一思想以及相應的戒律規定是非常可貴的,一般人除了信奉人為萬物之靈外,其它則皆不足掛齒。
88:據說,從古至今,從未干涸,被道教視為神水。
89:據說,從古至今,從未干涸,被道教視為圣水.
90:昆崳山是道教名山,峰巒疊翠,古木參天,風光秀麗,環境幽靜,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是一處美麗的風景名勝區。
91:文章認為,原始道教的興起,對于秦漢以來出現的厚葬風俗,具有重要的移易作用,使葬俗逐步走向理性化。
92:他們這些個人,既非儒家又不尊從道教,自詡是什么世外高人,彼此一見面沒別的,極盡相互吹捧之能是,終日里是大話、瘋話,甚至屁話連篇,聽上去讓人既費解又晦澀難懂。
93:它包含著豐富復雜的宗教文化內涵,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間信仰等多個方面,可謂是范圍廣泛,內容蕪雜,呈現出交糅混雜、斑駁陸離的狀態。
94:我記得我曾訪問過李政道教授在哥大物理系的小型辦公室,他告訴我那曾是湯川的辦公室。
95:宋宣和元年,唐子霞應徽宗詔主天目山洞霄宮,西天目山道教繁榮,又傳到了池云子道長手中,使之達到了鼎盛。
96:隋唐五代是我國道教發展最為鼎盛、道教信仰最為迷狂的時期。
97:大殿的闌額、木制隔扇上浮雕著眾多道教人物、故事和珍禽異獸,圖案精美,雕刻技藝精湛,反映出清代的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
98:玉蟾宮建筑群擁有殿堂十余座,建筑結構完整、風格鮮明,系統、完整地突出了道教主題文化特色,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仿古建筑群。
99:最近幾年,道教徒們發起了一次合法的抵制活動,針對那些企圖進一步控制二王廟道觀的省級官員們。
100:道教舊權與新貴,三山五岳只等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