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世凱投筆從戎置身慶字營,已深刻認識到淮軍之不足,因此,他在編練朝鮮親軍時,除用淮軍勇營的操練法之外,又采用了英美裝備與德式操練法。
2:可惜,隨著淮軍的日益消沉,這套鬼子操練法,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已經差不多被忘干凈了。
3:果然,李鴻章再無初始的平靜,他本就欲以平亂做進身之階,獲取更大的榮華富貴,要他放棄淮軍,他自認無法做到。
4:后來袁世凱以淮軍子弟,傳其衣缽,就變成清末民初時代的北洋軍閥,割據國家,阻礙統一,貽禍不淺。
5:光緒十年(1884)閏5月,劉銘傳抵臺後,即對北部之布防深表不滿,大肆更張,并調淮軍來臺,遂種下湘淮沖突之火種。
6:光緒十年,中法戰起,士成率精壯千人援臺,連戰皆捷,后統淮軍駐防旅順,修建炮臺營壘,扼要堅守。
7:張世杰擁幼主在廣東惠州稍事安頓后,取水路回師,于景炎二年(1277)六月乙巳將淮軍討蒲壽庚于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