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她善于辭令而且古道熱腸,即便對人直言不諱,也看得出是在關心他們。
2:因其“博聞強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而受到楚懷王的重視,官居“左徒”之職(僅次于宰相)。
3:其余手答函牘、演說底稿,均辭令得體,言簡意賅,文采為久治文書者所不及,作者以誠接物、人情練達之作風躍然紙上。
4:學問淵博,技能高超,訓練有素,富有教養,善于辭令,這是最高的吉祥。
5:某回音說明在此山安扎,猶恐禍及于賢父子,是以書上推辭令媛別擇良緣.
6:當人們看到韓國的第一夫人赤手上陣親自制作泡菜,不得不承認,這種親民的舉動比任何生硬的外交辭令都有效。
7:梅映雪聽得出這話中疏遠的意味,不由趕緊拿了旗袍到洗臉間去穿,她本俐牙利齒,擅于辭令,但不知為什么,在這個強健有力的男人面前卻半點得不到施展,心中不免懊惱。
8:黨又有了一位善于辭令的領袖,這是可喜的。
9:要善于辭令,但力戒空話。
10:他善于辭令,口若懸河,真是當外交官的好人才。
11:我們知道,錄口供,犯人講話是一件很藝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人們把在社交、外交等場合能說會道有口才的人就稱作善于辭令了。
12:參議員善于辭令,講起話來很能抓住人心,屋子里的一百來個人默不作聲,聚精會神地聽著。
13:《史記》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14:激昂慷慨的辭令可以使人聽了發狂;也可以使人行動起來,連命都不要,就象得了精神分裂癥。
15: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別上下之義,使當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為辭令,可分布于四方。
16:偉大詩人屈原博聞強志,懂得治理國家的道理,擅長辭令。
17:他生性寡言,不善辭令,可一旦敞開語言的閘門,就有股撞倒南墻不回頭的氣勢、他說話直來直去,從不拐彎,發起脾氣來,一句話能把人砸個跟頭。
18:他生性寡言,不善辭令,可一旦敞開語言的閘門,就有股撞倒南墻不回頭的氣勢。
19:有些祝賀者叫我是偉人。我相信這句話是誠懇的,但應該說,這是多余的辭令。我只是個平凡的人,我并不感到我的軀體里有什么偉大的地方。我也許可以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壞的工作者,因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和任何一種勞動。
20:屈原很有學問和才干,他“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21:細膩與風雅原是樸實的人必然具備的長處,在他身上使他的談吐更耐人尋味,不亞于主教的辭令。
22:要做一個善于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