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忠信”是春秋時期的一項重要德行,它在春秋時期的個人修養、治國安民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功效和價值。
2:道家思想主張無為而治,法家思想主張以法治國,儒家雖然不完全反對法治,但認為禮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張以禮治為主,以法治為輔,將禮視為治國安民的根本大綱。
3:的民俗國家,把美食蒸調的道理,喻義哲理,提高到治國安民一種哲學的高度。
4:旌表是我國傳統社會皇帝壟斷的一種榮譽性權力符號,旌表的目的是為了教化民眾,達到治國安民的社會效果。
5:哪有!皇上乃是天之驕子,治國安民,九天攬月,贏得身前身后名,功比天高……呃……反正臣妾不會嫌棄的!
6: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親身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想通過對歷代典章制度的編纂,總結經驗教訓,以尋求治國安民之術,從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機。
7:只是石勒對在華夏之區如何治國安民畢竟很陌生,身邊有很多儒家士大夫輔佐,在制定大政方針方面,還是會聽從儒生們的意見。
8:反觀中國儒家法往往是治國安民,注重調整社會的穩定,不具有革命性和斗爭性。
9:中國的儒家法正如上面所說的,是治國安民之法,因此,它在太平盛世往往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10:他深信以自己的德行,決不會與亂臣同流合污,但如果身懷治國安民之才而不去施展,想為國為民做事卻又屢次丟掉機會,這樣是不對的。
11:用道德手段來達到治國安民的目的,對后世封建統治階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這一時期,天下大亂,各家思想卻蓬蓬勃勃,如雨后春筍,但各家思想的主旨都是為了尋找治國安民之道。
13:然而,盡管朱元璋為了治國安民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他所盼望的理想社會卻總是未能出現,這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挫折感。
14:全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唐太宗法律思想,論述唐太宗從隋亡的歷史教訓和治國安民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法律思想。
15:樂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來源于人又作用于人,自從人們認識到樂的作用,就開始注重樂的教化作用,先秦儒家主張的用樂治國安民之策,正體現了這一點。
16:在科舉制度下,廣大士人都可以懷牒自進,貢送朝廷的人數也大為增加了,這樣就擴大了王朝統治的基礎,同時也便于從中選拔治國安民的人才。
17:黨開辟了人民政權的道路,因此也就學會了治國安民的藝術。
18:可見,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
19:就儒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
20:分而言之,這一傳統的確立首先緣于最高統治者治國安民的需要。
2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府實行了一整套治國安民的措施。
22: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實行了一整套治國安民的措施。
23:每個國家都應有治國安民的措施。
24:和中外報刊發表大量時政文章,拜訪當政者,提出各種治國安民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