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人類最初結繩紀事,后來發明了文字,刻在泥版上、甲骨上、竹簡上。
3:遠古時期人們結繩記事,后來才使用數字和文字。
4:人類從蒙昧步入文明,創制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時代。
5:動形象,想理順亂絲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
6:千百年來,這里的氏族部落刀耕火種、結繩記事、住茅草房,女子紋面,山外人稱其為“俅人”。
7:刀耕火種,結繩記事,被外人稱為“俅扒”“俅人”,直到1952年才有了自己的族稱。
8: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蒙學初開的小學生,從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飛的成*,從門外漢到專才,從人類的結繩記事到今天信息時代的來臨,教師的作用時時刻刻貫穿于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整個過程。正像人們所共識的那樣:社會的發展依靠教育,教育的發展依靠教師。教師的默默辛勞換來了人類文明的勃勃生機。
9:因為有了路,這個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的民族一夜間從原始社會跨進社會主義,紛繁的外在文明沖撞著這個古老的鄉村。
10:人類一直在與讀書為伴,無論是結繩記事,刻字甲骨,還是青燈黃卷,網上遨游,讀書與人類進步總是如此親密,與事業成敗總是如此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