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洪秀全看來,這個世界的所有問題,根源在于人的自私自利(世道乖漓,人心澆薄,所愛所憎,一出于私)。
2:可是士人們卻認為前者情有可原,而商人一坐轎子,他們就感到世風澆薄了。
3:世事喧囂,人情澆薄,再加上負累過重,疲于奔命,罵幾聲的確能一澆胸中之塊壘,這些“國罵”是無傷害性“國罵”,罵罵無妨。
4:“見其語言虛詐,兼有狼顧之相”,“料其心術不端”“料其居心澆薄乖張”,“顯露心懷怨望,譏刺時事之意”。
5:隨著時代的更迭和社會風氣的澆薄,成*禮日益變得無足輕重,名不副實。
6:但愿天堂里沒有車來車往,沒有殘忍與冷漠,沒有人情澆薄、閑言碎語。
7:人的寬厚、澆薄、慷慨、吝嗇,都是后天的刻意造作。
8:古人言‘吳人怯、蜀人懦、楚人輕、越人澆薄’,大宋居吳楚蜀越之地,其人不足用,如何能光復中原?
9:不過,透過“濃濃的節日氛圍”,公眾還是感覺到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淡漠和澆薄。
10: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澆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
11:吾國向以名教為大防,經四千年之胚胎變化,自有不可磨滅者存。乃或偏于理想,毀棄一切,不做實事,專說大話,未得外國之一長,先拋本國之所有,天性澆薄,傳染成風,本之不存,葉將焉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