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志是地方志中專志的一種,編纂歷史源遠流長。
2:安子介建議他編纂一本漢英詞典,激發了他的雄心壯志。
3:86歲的趙學勤老人,是土生土長的長辛店人,在為二七廠效力的45年里,他曾負責廠史編纂工作。
4:7年轉瞬即過,1965年《辭海》終于編纂完成,但只是內部發行,稱之為“未定稿”,這主要是為了留有余地,以便博采眾議。
5:他一生苦研儒學,表倡程朱理學、開博學鴻儒科,設館纂修《明史》,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
6:聶勒威爾斯,羅伯特威廉斯,編纂了第一本康沃爾的凱爾特語的綜合字典,以及約翰菲利普斯主教,把共同禱經翻譯成馬恩島語的譯者。
7:大型字書的編纂、修訂,應注意“激活”來源于使用領域的“死字”,淘汰來源于貯存領域的“死字”,并盡量避免產生新的“死字”。
8:他除了從事索引學理論、索引排檢法研究以外,還從事主持索引機構、開展索引教學、編纂索引等項工作。
9:檔案的整理和利用是清史編纂工程的基礎。
10:近義的動作詞語的釋義處理盡量照應周到。這項研究對詞典收詞和釋義、對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對學習型詞典的編纂都很有價值。
11:(記者趙向南)《山西省志》首部志書《軍事志》編纂完成出版,今天,在省軍區舉行了出版座談會,并向省直有關單位贈送了該志。
12:這次《論集》收入多篇有關目錄編纂的前言后記,敘述緣起始末,闡釋發凡起例,皆能源源本本,真知灼識,隨處可見。
13:據了解,該畫冊歷經3年多的編纂,以八開本大型畫冊為定位,通過準確的文字、史料和圖片,真實生動記錄了24位革命先驅的精彩人生。
14:時間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選集編纂者。
15: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亂前后,親身經歷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變化,想通過對歷代典章制度的編纂,總結經驗教訓,以尋求治國安民之術,從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機。
16:張天東在編纂家譜的同時,還注意搜集家譜和了解蘭州編纂家譜的好家。
17:為陳朝編纂史書十余年,董慶陽看到了那些達官顯宦的奢靡之風,因此他暗地里下決心,一定要成為人中之龍,長生不老已享榮華富貴。
18:由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市地方志學會年鑒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北京市年鑒編校質量評比活動日前結束,共有72部年鑒獲獎。
19:“文革”后,學術界又曾籌議再修清史,并初步擬訂了編纂規劃,但最終還是未能如愿。
20:編纂詞典要用很多的時間,要有極大的耐心。
21:本文概述了日本百科辭書從引進使用中國類書開始,經編纂日本自己的類書和百科辭書,到翻譯西方現代百科全書和編纂日本百科事典的發展歷程。
22:高聲朗讀會使先前編纂時漏掉的鳩拙的句子用處和紕繆袒露出來。
23:盛世編史,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中國大地上掀起了規模空前的公路交通史的編纂。
24:只可惜,編纂故事的人,縱然翻云覆雨,筆轉乾坤,可他們想要的完美,卻始終無人能給。
25:按武漢市政府部署,即日起啟動新城區126個湖泊的勘測與劃線保護工作;編纂“武漢湖泊志”,系統記錄各湖的歷史、沿革與文化。
26:從1979年至1982年,他在報刊上連續發表了三篇文章,倡導編纂《清會要》,發凡起例,開辟先河,為海內外學界同仁所矚目。
27:但從分布于各卷后的論贊和部分條目下的簡短評議中,以及對相關人事評騭的語氣上看,其編纂是有著明顯的思想傾向。
28:校史追溯須遵循“整體性繼承”原則,校史研究必須實事求是,校史編纂應該學術與人文兼具。
29:讀《之乎者也》,我們知,強作古人(古文)之滑稽,不會贊成今人搞文言文編纂清史這種貽笑后人的荒唐事。
30:拓荒者的編纂工作歷盡艱辛、受盡壓迫,為中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
31:“誠恐代遠年湮,更改數典而忘祖,為無愧于子孫后代,決定編纂《家乘》。
32:而且多虧了新型繪圖工具和網路訊息資源之賜,現在編纂這種地圖要比以前輕松容易得多了。
33:薛偉宏聶利民鄭言筆述《檢察制度》我國首部檢察專著是鄭言筆述《檢察制度》,它的編纂由來,大抵要從光緒新政說起。
34:這些文藝集成志書的編纂和出版,是對西藏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民間文藝進行全面搶救和有效保護的創舉。
35:目前本辭典的編纂已到修定的階段,光碟版本的制作也正籌備中,預計將于二十一世紀前完成.
36:辭書專家抽取這本字典的凡例、檢字表、附錄和正文的約十萬字內容,發現編纂和校對質量極差,正文差錯率超過萬分之十五,總體差錯率則高達萬分之二十。
37:但同時也存在部門和市縣重視不夠,工作經費不足,修志人員缺乏、不穩定;編纂不規范,志稿質量參差不齊;修志工作協調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
38:據悉,江西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第二輪《江西省志》編纂任務,共分為部署啟動、搜集資料、編輯資料長編、編纂初稿、志稿評議審查、驗收出版等6個階段。
39:然而,因編纂倉促,漏誤頗多,張冠李戴不下千處。
40: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在編纂《御批通鑒輯覽》時,也對“鐵浮屠”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北人使馬,惟以控縱便捷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