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將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臨君約束,則忘其親;秉枹鼓,犯矢石,則忘其身。
2:每聞報告某處危險,即挺身先往,躬冒矢石,身先士卒,故個個官能用命,士樂效死,或有譽其樂于戰斗者,而不知其精神義烈有以鼓蕩之也。
3:成千成萬的辮子兵沖到了城邊,突然之間,城頭舉起千千萬萬火把,矢石如雨般投下城去。
4:在刀光劍影、矢石如雨的戰場上,這位六十多歲老人的生存能力杠杠的,居然讓他給逃出來了。
5:如今我江東六郡,是諸將軍率多少健兒拋頭顱、灑熱血,伯符更跨馬礫陣,親冒矢石,才寸寸爭奪而來;又是諸位先生殫精竭慮,苦心經營,方有今日之盛。
6:北宋年間,鋒火連年,兵慌馬亂,矢石之難,兵連禍結,赤地千里,人們是多么希望偃甲息兵,休養生息啊!女真族與契丹,大宋三者互相交界。
7:你還未被長時間徒勞無功的工作和命運的矢石所搞垮。
8: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
9:況且自黃巾作亂以來,虎威將軍親冒矢石,剿黃巾、破黑山、誅管亥、救北海,南征北戰,無往不克!孫堅以為,這盟主之位,非虎威將軍莫屬!
10:公以棱威外討,發憤于內,忘身殉義,親當矢石。
11: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王朝與東北關系的密切,魏晉史家以“楛矢石砮”為依據,斷定古肅慎位于東北的北部。
12:岳父大人,公子年紀輕輕就擔當重任,年少輕狂,難免有自恃勇力之舉,從而沖鋒陷陣,甘冒矢石,如此豈不是相當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