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染征袍透紅甲,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2:“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并勸導幼主“清心寡欲,約己愛民”。
3:關羽溫酒斬華雄,趙云匹馬救幼主,諸葛亮草船借箭,都是對歷史的上下其手,枉顧歷史的本來面目和社會既有意志,肆意妄為,張揚小說文本的生命力。
4: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后世對趙子龍的評價。
5:閉路電視錄像了一名印傭虐待兩歲幼主.
6:爾等大臣受國厚恩,如何阿附權臣,蔑視幼主?從今往后洗滌思想,忠心報主,如再有這等的,典刑處之。
7:本欲與君侯,同心協德,內外相濟,共輔幼主,振興公室,光復舊物。
8:中山王突然夭亡,司馬熹專權立了一位幼主,中山國內人心浮動。
9:娘娘,皇上龍馭歸天,能夠繼承帝位的只有長子殿下,您是長子殿下的母親,母以子貴,您應該擔負起輔佐幼主的重任!
10:張世杰擁幼主在廣東惠州稍事安頓后,取水路回師,于景炎二年(1277)六月乙巳將淮軍討蒲壽庚于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