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隸、草、楷、行各體信手拈來,曹植在他的《洛神賦》中贊嘆其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2: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3:明姐姐上回請來的說書先生,講那三國時曹植與甄宓的故事,真是繞梁三日,久久不忘。
4:在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覲見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過的金縷玉帶枕給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場。
5:才高八斗,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6:無論是小玄子,還是曹植,抑或是古靈精怪的全家福,都被小馬哥演繹地入木三分,后來慢慢的戲路也越來越寬,不再局限古裝小生。
7:由于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10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所以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贊賞。
8:晚年的曹操為了給曹丕稱帝鋪路清障,不惜藏弓烹狗,在明殺曹植之羽翼楊修的同時,暗中用巫術害死兩位患難從弟夏侯。
9:觸景生情,我不由得想起了曹操的兒子曹植豆萁相煎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古有陳勝吳廣起義望風響應,曹培曹植兄弟自相魚肉,今有君聞雞起舞,勤學苦讀,不能不令我刮目相看。
11:古人做詩,那也是需要構思推敲的,象曹植那樣七步成詩者,畢竟鳳毛麟角,這鐘文博自然不是其中一個。
12: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
13:曹植自幼穎慧,年僅10多歲時,就能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
14:用翔實的史料梳理曹植、機、勰與繪畫的密切關系,提出繪畫的滲透、響也是文論形象美成因之一的新觀點。
15:等得曹植躡手躡腳的靠近時,才看清楚了地上幾個七扭八拐的字,赫然正是“曹植王*蛋”。
16:相反曹丕則頗能性情隱忍、矯情自飾,有例子為證: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來送行,臨別時,曹植高聲朗讀了為曹操所寫的華美篇章,大家十分贊賞。
17: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步步為營寶刀不老的黃忠,才高八斗驚絕艷艷的曹植,治世能臣亂世梟雄的曹操,寬以待人求賢如渴的劉備,義冠云天萬夫莫敵的關羽。
18:曹植是建安時期的杰出詩人,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鐘嶸《詩品》上),對五言詩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9:周口市淮陽縣,著名的古陳州府所在地,這里保留下來的古跡有太昊陵、平糧臺和曹植墓等,戲劇《下陳州》、《陳州放糧》的故事素材也來源于此地。
20:曹植的曠世之才令曹操驚服,在立繼承人上頗費躊躇。
21:曹植自幼便聰穎過人,10歲的時候就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很受曹操的寵愛。
22: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高高的樹木不幸時常受到狂風的吹襲,平靜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寶劍雖利卻不在我的手掌之中,無援助之力而結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同情曹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