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詠在崇陽四年,興利除弊,整頓吏治,移風易俗,離任后,百姓在縣西建生祠祀之,四時不絕。
2:他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
3:當考核、問責體系“網漏吞舟”,對缺崗聽之任之,吏治注定會處于失序狀態。
4: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之;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余辜。
5:他好大喜功,崇尚奢靡,晚年專寵和珅,終至吏治敗壞,貪污成風,從此大清步入衰世。
6:之后的先秦改革家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等等,也無不是以獎勵耕戰,抑制豪強,整頓吏治,特別是推崇法治,從而都達成了富國強兵的目的。
7:揚州大都督雄兵在握,經武則天稱帝的大周朝平息徐敬業之反后,大州嚴府,吏治肅然,流配犯人若敢西行,動輒得咎,罪上加罪,而酷吏執法,輕則鞭笞重則砍頭。
8:組織部門要堅持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和德才兼備的原則,用人為民所用,盡快把“賣官”這個封建社會的吏治怪胎掃進拉圾箱。
9:西漢黃霸任潁川郡太守,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吏治清明,道不拾遺,皇帝因此下詔稱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10:這段時間以來,以無憂谷為首的清流派和以李氏家族為首的權謀派,在地方吏治上的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好不容易有了這樣的機會,自然是樂得痛打落水狗。
11:雖說自己書沒讀好,但從小跟在父親身邊,了解民生,熟悉吏治,以及吃苦耐勞,習于交接,卻不是那班埋首窗下,不通世務的書生可比。
12:仰見圣明虛懷集益,洞悉吏治利弊,知人善任,不拘定格,不主故常。
13:在這之前,他們在宿豫、雎寧兩縣先后進行過以公開、公平、公正來克服吏治腐敗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的“公推。
14:且不說在長達十九年的宰相生涯里,權相李林甫已經將前幾任留下的巨額府庫盈余揮霍得一干二凈,并且將吏治從朝廷到地方都敗壞得百孔千瘡。
15:任用大臣,雖然信任過阮元、陶澍、松筠、林則徐等能員,但主要依賴謹慎庸碌的曹振鏞和貪黷結黨的穆彰阿,所以吏治一直不能清明。
16:張居正青年時期就有“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的志向,柄政之后,更是拒做平庸首輔,挺身而出,力行改革,整頓吏治,造就萬歷十年輝煌。
17:皇帝年幼,皇太后臨朝攝政,外戚專權,任人唯親,吏治崩壞,加上已經太平了幾十年,飽暖思淫欲,各級官員沉醉于聲色犬馬,再無絲毫勵精圖治之心,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
18:他們認為吏治是現代社會最風靡的政體.
19:不過,整頓吏治很多時候需要“剜肉醫瘡”的勇力。
20:吏治不講,流弊甚多,惟身家念重,畏難茍安,以聚斂為才能,以廢弛為節儉,以因循為鎮靜,以退縮為慎重,以調停掩飾為熟諳夷情。
21:道光皇帝并非不知吏治的弊端,可是,面對日益衰敗、百弊叢生的無奈,他只好掩耳盜鈴,聽之任之。
22:想如今朝堂之上,貪官如云,吏治不清,徐某只因家境貧寒,孝敬不起各處官員小吏,縱然有滿腹文章,又如何?
23:認為晚清政府的救荒政策,盡管表面上縝密細致,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由于吏治的腐敗,亦不免紕漏百出。
24: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
25:他對貪官的痛恨是無庸置疑的,他整頓吏治的決心也是無庸置疑的.
26:清朝初期,順治帝接受了明朝滅亡的教訓,更是為了安定民心,平息當時全國各地人民的抗清斗爭,他非常重視整肅吏治。
27:更何況,“吏治”本身也包括對環保警察群體,若“治污先治官”不能得到優先落實,那么屋上架屋的機構設置就難堪大用。
28:下車伊始,考試觀風,發策問弊,嚴察吏治,尊賢任能,革除貪墨,雷厲風行。
29:他在任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捐俸修建文廟,倡設社學,革除陋規,破除異端邪說,遇上抗洪搶險,還親自背著沙包沖上一線,贏得了*彎人民的敬重。
30:當然,這種反思和檢討,很像是郢書燕說,人跟老天錯會了意,借著原本跟吏治不相干的災異來說事。
31:在直隸巡撫任內,李光地整頓吏治、減輕稅賦、賑濟災黎、解決旗漢矛盾等,做出顯著成績。
32:作品對封建社會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虛偽欺詐的社會風氣和吏治的腐敗作了深刻的揭露。
33:對封建社會里以強凌弱,以眾暴寡,虛偽欺詐的社會風氣和吏治的腐敗作了深刻的揭露。
34:然而,假如吏治不嚴,紀律渙散,法紀廢馳,那就一定會成為主流。
35:更施行五均、賒貸、六?之法,本想抑強扶弱,奈何吏治腐敗,五均、賒貸、六?大權均由富商大賈執掌,官商勾結,世道每況愈下。
36:吏治毀敗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貪污,二是與劣紳勾結而受賄,這兩種情況都不是一個人可以辦到的。
37:不管是行政不作為亂作為,還是瀆職失職,抑或存在權錢交易、“貓鼠同眠”,歸根到底還是吏治不靖、吏治腐敗這個總根源而導致的惡果。
38:通過對“七門三堰”的始建者、兩千年來的主要疏浚擴建者以及管理上的革新者等的考證與抉微,揭示“七門三堰”對后世吏治的啟迪和警示意義。
39:“萬歷以來,主圣時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紀綱振肅,風俗樸淳,粒陳于庚,貫朽于府,煙火萬里,露積相望。
40: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土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抑制豪強兼并,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門,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
41:主要表現在統一適用的法典被廢除,吏治腐敗,冤獄迭興,野蠻殘酷的刑罰復活。
42:禁煙的失敗,對無錫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使**煙毒更加泛濫,吏治更加腐敗,并且敗壞了社會風氣。
43:這樣既減輕了百姓的負擔,亦減輕了連帶而來的吏治弊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