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大事者,不恤小恥;立大功者,不拘小諒。
2:張居正是個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也是敏于決斷的實干家,他不恤人言,自負甚高,“內外大計,一出其手定,部院不過一承行吏書矣。
3:官民因循守舊,習于茍且時日很長,士大夫多不恤國事,贊同俗流陋見取媚于眾。
4:爾張家一手遮天,又不恤百姓,漁陽怎能掌控在爾等手中?端的是妄想!
5:楊將軍剛剛遭遇刺殺,又遭母喪,不恤己身反而關切老夫安危,老夫感激涕零!
6:粉身碎骨體不恤誅殺邪惡九重天。
7:守序善良,你遵紀守法,值得信賴,雖然已經過了熱血上頭的年紀,但胸中不平則鳴的意氣未嘗消磨,賑危濟困,殞身不恤。
8:何謂“國賊”?《荀子·臣道》中寫道,國賊者,“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
9: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臣道》中寫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茍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10:當時,金兵南侵,生靈涂炭,南宋政府又不恤民情,誅求無厭,人民走投無路,紛紛舉行起義。
11:只嘆前明那些昏庸腐敗的帝王在布木布泰心目中,怎比得起如今這位夙興夜寐于朝堂,殞身不恤于征途的攝政王呢。
12:耶穌說,在虛弱和犯錯的人類中,不恤的正義根本就不是正義。
13:或荒耽耆欲,不恤萬機;或耳蔽箴誨,厭偽忽真;或猶豫歧路,莫適所以;或見信之佐,括囊守祿;或疏遠之臣,言以賤廢。
14:當性格略顯羞澀與內向的佟一林沉著冷靜地連續寫對“暴虎馮河”、“嫠不恤緯”、“摛筆”等詞語時,不少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15:每當在民族受外族侵犯,官兵聞風而逃時,俠客們揮動長劍,與入侵者浴血戰斗,或捐軀忘親戰死沙場,或為護忠良以及忠良之后而殞身不恤,為國為民,乃俠之大者。
16:雙十協定,舉國歡騰,不料社鼠,來戢兇頑,迫害雜牌,不恤民命,一箭雙雕,煮豆燃箕。
17:面對我們難以想象的兇險,建國之父們將法治精神和公民權利寫入憲法,為了捍衛理想,一代代人殞身不恤。
18:革命先烈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殞身不恤的精神令人敬佩,激人奮進。
19:但他甘愿為朋友兩肋插刀,殞身不恤。
20:這種犯法違條之案,既然不恤人言,那姓文的尚何足取,可惜有負了愚妹的一片初心。
21:惟愿諸同志以黨*國危亡在即,各自反省,相見以誠,勿使外間以為中山黨徒只顧內爭,不恤國難。
22:久聞昆侖雙劍之名,恕南某狂妄,斗膽求及鋒一試,武人得聞上乘劍道武學,即以身相殉,亦不恤矣。
23:功,以官爵金錢勵無恥,庫倫割棄而不顧,西藏叛亂而不恤,宗社黨隱伏滋蔓,而不思防制鏟除,惟日以植黨營私,排除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