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們遵循孔老夫子關于詩歌“興、觀、群、怨”四大社會功能之說,抱屈子之懷,執董狐之筆,秉婉約之心,抒豪放之志。
2:春秋有董狐之筆,惡不掩,善必彰,當年趙盾弒君之后,梗直的史官秉筆直書“趙盾弒其君”,趙盾連殺數名史官,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